药用植物小木通
物植本章导读 本物种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Franch. 壹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达6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有棱,有白色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7.5cm;三出复叶,小叶片革质,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披针形,长4~16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图形或浅心形,全缘,两面无毛。聚伞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胶生;腋生花序基部有宿存芽鳞片,长0.8~3.5cm;花序下部苞片近长圆形,常3浅裂,上部苞片较小,披针形或钻形,花两性,直径3~4cm;萼片4~7,开展,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3~2cm,外面边缘有短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无毛,花药长圆形;心皮多数。瘦果扁,椭圆形,长3mm疏生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长达5cm。花期3~4月,果期4~7月。 图.小木通 贰 生境分布 性喜温暖,也能稍为耐寒,喜半阴环境,要求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山泥土壤生长。生长于海拔~m的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悬崖边以及溪流河畔,常依附其他树木而攀援生长。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部、云南(昭通、沾益、嵩明、路南、昆明、禄丰、易门、双柏、凤仪、漾濞、丽江、泸水、马关和镇康)、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福建西南部。 叁 性状采制 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扭曲,长50~cm,直径2~3.5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残存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2~4mm,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气微,味淡。 采收:春、秋二季采收,除去粗皮,晒干,或趁鲜切薄片,晒干。 炮制: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图.川木通 肆 功能主治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之效。主治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声明:本文摘自《中国植物志》、第5版《药用植物学》、版《中国药典》,由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编校发表。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9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丨每日一药木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