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没有多大,很快就游逛完毕。而半个小时车程的甘坑客家小镇,我想趁时间还早,一并游玩。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下次专门花时间从坪山过来,就有点遥远了,更何况未必有这个机会。换乘了两次,就到达了甘坑客家小镇站台。甘坑客家小镇地处也较为偏僻。公交车一路从繁华之地,驶向郊外。很快,天下起了小雨,眼看着雨点从小细粒,变成小黄豆粒,再到一串串水珠,直刺刺而下。公交站台上,早已挤满了人。有些人在等车,有些人在等雨停。这个季节的雨,就跟顽童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雨就变细了,渐渐就停住了。我想,那些等雨停的人们,肯定也是来甘坑客家小镇的。我们就跟着他们走吧。一场雨,留下一滩黄泥水。我避让小溪流,横穿马路。向前一抬头,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座古城墙。墙头上标写着“甘坑”二字,甘坑客家小镇这就到了。入了城门后,我漫步在小镇之中。城内一条主路,划分出了左右。左手边是现代化建筑,开设了各种现代化店面,流行服饰,饰物,超市等。一路之隔的右边则是古色古香的小店面。我自然选了右边的窄街窄巷游赏。各条巷子都很窄,宽度约可二人并行通过。各种老房子也很低矮,基本上都只有一层楼高。老房子屋前屋后,都种有绿树花草。花草树木攀着屋檐,瓦片,飞檐走壁,看似凌乱,却也相得益彰。屋檐之下大抵都会挂上一串串红灯笼,间或一排排黄色灯笼。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也给这些原本宁静的深街陋巷带来了人气,与一片热闹。古朴的店内,总有些古玩意儿。但毕竟是少数,古雅的店内陈列的商品,都是现代化产物。一条小巷子里,空中倒吊着许多花样的油伞。石板路的缝隙里,总有一些顽强的小草,破土而出。总有一些青苔长在屋后檐廊下的阴暗处。屋墙头上,总能看到花草探出头来。也不知道是刻意种植,还是自然生长。屋后的小树林里,长满了荔枝树,这个季节,荔枝己成熟,红彤彤的果实,挂上了树梢。原本,随手一拍就是一幅中国风的图画,但每条巷子里都有人游赏,现代人误入了镜头中,总是感觉缺少了那种意境。在一座酒店旁边,开设了一家KFC。这一布局打破了我原有的认识。左边现代,右边古代。而酒店与KFC都在右边,与古宅邻接。此时,天又下起了雨。这场雨将游客们赶到了各个角落里,或是某个小巷子里,或是某个屋檐下。街面上来回奔走的人们。有的冒雨前行,有的则撑了伞,信步游走。我马上撑起了伞,继续在古镇中雨中漫步。一条街上,一排古玩小摊贩们,正在给商品铺盖胶纸遮雨。一家糖水店门口的太阳伞下,聚集了许多躲雨的游客。我顺着这条街继续朝前走,这是一条小吃街。各种地方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价格贵贱都有。各个店老板,卖力吆喝着。我暂时没有任何胃口,直接略过此地。这一片的窄巷里,因为下雨的缘故,竟然空无一人,这正合我意。我连忙一手撑伞,一手拿手机随意抓拍。镜头中的每个画面,都特别有意韵。很快,雨水就停住了。游客也从各处冒出来了。我来到了一座木台阶处,踏上一段很高很陡的台阶后,到达了一个制高点,基本上可以看到古镇的一个全貌。古宅群依傍在一片山林边,眼下低矮的房子,白墙黑瓦,有棱有角,连绵一片,夹杂在各屋之间的是绿树,与各种花草。古镇里怎么能少了一条小溪流呢,这里也是有的。一条小溪流,水浅且清澈。小溪流两边长满了水草,各种不知名儿的红花绿叶,以及五彩缤纷的花朵。一溪之隔的两边,都是长长的古宅廊道。在不远处,一座木桥,将两边进行连接起来。古宅屋后,还有一片竹林。甘坑客家小镇就算是逛玩了。古镇面积并不算大。但是体验一下穿越回古代的时代感,那种氛围是足足有余了。古街之中,也总能遇到爱美的女生,穿了汉服游走在街头。其实,在这里还有凤凰谷可游玩,不过那是收费项目,我并没有体验。大人可游玩古镇,而小孩也有他们的乐园。比如,V谷乐园,还有小凉帽农场。这些都是收费项目,且价格实惠。让久居城里的孩子们,到此体验乡野生活,也挺不错的。可惜的是,我的孩子们不在身边。悠风然

人生海海,滴水相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