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来到小城工作,那时对这里的初步印象就是公共交通非常不方便,全市好像只有七、八条线路,即使在城区主干道,等一趟公交车也得个把小时,这种状况应该是持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才有了较大改观。不过,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小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指标在全省还都是靠前的。

建国后相当一个时期,城市建设的发展似乎也在遵循着“先生产,后生活”这样一个原则和观念,那时,小城的绝大部分城建工作好像主要都是围绕服务于工厂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展开的,并且由于商业服务机构不多和设施也比较集中,老城区以外新建的几条大街和道路沿途差不多都是各种各样的生产或管理单位,以及家属生活区。这种状况基本上持续了30来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两位有工矿工作经验的领导调任市委市政府,他们都是老干部,但观念不落后,并且有魄力,敢担当。在不长一段时间里,不但对全市主要交通干道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整修,有力地改善了城市形象,而且高标准建设了安钢大道,畅通了铁西工业区与主城区的联系。安阳火车站也是那时候进行了全新的改扩建,历经多方争取和不懈努力,终让这个京广线上的百年老站展现出现代风姿。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切都还处于计划经济状态,要干成这些事,必须跑审批、跑资金,甚至需要托关系找熟人,从省城到部委,没有来来回回多少次的奔波那是绝对弄不成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有一位市领导提议并主持了老城北大街的改造。北大街不但是小城中一条历史悠久、极富传统的商业街区,而且是小城中部南北交通的要道,据说当时改造的初衷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南北交通不畅的问题。还好,北大街改造考虑到了古城保护问题,沿街建筑的风格基本上也都是仿古的。不过,也有人认为北大街的改造不怎么成功,一是建筑样式没有真正继承原来的传统,二是建筑结构设计不适合商业布局和使用。确实,北大街改造后有很长时间缺乏商家入驻。当然,如今的北大街早已恢复了商业的繁华,并且从现在的眼光看,北大街的改造不失为古城保护开发的一次有益尝试。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这里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大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前后,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和支持,开建了殷墟遗址公园,起名殷墟博物苑。最初的范围和规模虽然远没有现在大,但一些主要的展示场馆都有了,尤其就是这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为后来殷墟遗址能够较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和条件。殷墟博物苑的建设似乎是由市环保部门负责的,并且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归属于环保部门领导。当时,推动这项工作的市领导是一位江浙籍的干部,他不但管理经济工作非常在行,而且非常重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洹水公园也是小城公共事业建设的一个亮点,它是一座北方城市难得的水系公园,公园里弯曲环绕的水体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至于这座公园具体筹建于什么时间说不太清楚,但应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外开放的。洹水公园也是历经不断改造扩建才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有资料介绍,目前,公园占地总面积已达32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9.57公顷,水面9公顷,绿化覆盖率93.32%,年接待游客多万人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小城的公共交通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大概也就两、三年时间,城市建成区内基本上都开行了公共汽车,公交线路从以前的不超过十条一下子猛增到几十条,同时利用引进资金合作经营的办法,公交车辆也大幅度增加和更新,不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通过这个窗口提升了整个的城市形象。说实在的,在公用事业普遍得不到重视的年代,在财政能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小城公交事业几乎超前一、二十年发展,这是需要相当开拓精神的,时任公交公司的领导有能力、有主意、有作为,值得后人称赞。洹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北部,这是一条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文化之河,它伴随了古城三千年的历史进步。洹河的全面治理改造好像也是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据传是有位大领导到此视察,提出“要办洹河的事情办好”,于是上面配套了一些资金,对洹河主城区段的堤坡进行了大幅度被覆,并在沿河两岸大面积绿化、美化,陆续建设了一些小型花园和游园。后来还制定了《洹河两岸保护和开发专项规划》,每届领导也都对安阳河治理改造给与了一定重视。0年前后,小城新任主要领导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眼光有思想的人,他不仅善于理解和对接政策,而且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与决策前瞻性极强。在他任内,积极协调不同意见,高水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发展近远期规划,力促和完成了行政区东迁,以及大力推动新区道路、公园等城市基本建设,尤其机不可失地为其后相当一个时期小城的各项发展打下了十分难得的客观基础。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那时创造的那么多条件,小城绝对不会有今天的规模和面貌。令人痛憾的是后来的人为了一时之利竟然改变了当初的规划,打乱了本来充满文化、人文、生态和谐元素的城市中轴线设计,给新区建设布局造成难以挽回的被动。年,小城终于又迎来了一位能干事的领导。他在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已经极其薄弱、环保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大范围整修城市道路和街道,在市区主要路口都建起了鲜花和绿植相映的交通岛,特别是众多公园、绿地、湿地,街头游园和民俗文化街、大型文体中心以及许多配套公共设施的建设,彻底改善了古城百姓的生活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品位,使整个城市一下子变得有模有样,充满现代都市气息。几十年来,将近半个城区面积的铁西竟然没有一座像样的公园,但现在有了,而且不止一个。如今,小城市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已经达到十多平方米,古城正在成为豫北平原上一座生活和工作条件越来越好的宜居之城。小城的发展历程再一次证明干部的重要性,只有任用那些能够有所作为、敢于有所作为的人才能为一个地方带来发展和进步。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有着四十几年的历史跨度,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小城的机遇似乎并不多。耳闻目睹的这些在记忆中可能并不那么准确,但回望历史的天空,百姓的眼中能够看到的也许就是这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