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巍山古城上篇
巍山古城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季节寒暑之间过渡不是显得很突兀,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悄悄的完成了转换。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去春来,风霜余威不易察觉的徐徐消逝,城中人们感觉到空气温暖起来的时候,才发觉陌上花开,槐柳吐芽,燕子也不知不觉穿梭过大街小巷。秋冬季节接轨也没有明显痕迹,冬天树叶还是翠黄相间,很象是其他地方的秋天。天气凉下来,不知不觉秋天就溜过去了。 ?????????? 古城春季,对于游客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有三件:品尝饮食丶欣赏花草树木和过节。春来万物生,应节时鲜菜肴也纷纷上市,养了一年的青丶草丶鲢、鳙等各种鱼开始出网,荠菜丶香椿丶麦兰菜丶蕨菜、百花、菘菜等各种新鲜蔬菜大量上市,巍山古城有好几个菜市场,“菜篮子”在春季常常是装的盆满钵满。巍山自古是滇西一带的“鱼米之乡”、蔬菜之乡,春天游客进入古城,很喜欢进入沿街餐馆,点上一些时鲜小菜,尽情地享受。居民还喜欢用麦兰菜腌制成腌菜,清香扑鼻,滋味爽口。或者是香椿炒鸡蛋,也别有一番滋味。用槐花或橖棣花和上面粉制成饼,是居民喜欢的一种地方吃法,游客也喜欢品尝。 ?????????? 巍山古城春天的标志是过春节和“大理巍山小吃节”。春风送暖入城池,春节来临,家家户户贴红挂对,张灯结彩,古街显得喜气洋洋。街上对联都是当地书法家即写即卖,楷行草隶笔力虬劲,显示出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底蕴。舞龙耍狮,走亲串戚,节日气氛浓郁。这时候也是游客大量涌入的时候,他们逛古街、游古庙、赏古宅、登古楼、听古乐,助长了春天的阵势。 一年一度的小吃节,是古城春季的高潮。到年,巍山己举办了七届一年一度的“美食大理.品味巍山”小吃节,它集中荟萃了大理十二个县市的名特小吃和旅游商品,在巍山小吃一条街上展示、兜售。卷粉、油粉、青豆小糕、一根面、油香、蜜饯、饵丝米线等琳琅满目,成了春天美食家们的天堂。小吃街为期一周,从农历二月初四到初十。其中二月初八这天是核心日,这天南诏古街上盛摆长街宴,在鼓楼和钟楼间有三百多米长,宛若一字长蛇阵。人山人海,绿松毛撒地,人们尽情游览古城,尽情品味小吃,古街和小吃街上人头攒动,蔚为壮观。人潮人海汇成欢乐的海洋。 古城居民自古就有喜欢养花的习惯。家家户户盛栽花木,兰花曾经兴盛一时,旧时代喜欢养朱兰,有“满城朱兰风亦香”的诗句流传。栽的花品类繁多,有木本类、有爬藤类、有草本类、有蕨类等多种多样的花草树木。巍山古街的街面仅仅代表古城面貌的一角,古城的内涵主要还在于巷道深处“竹筒筒”样式的胡同,街道铺面后面才是“静水深流”最有意味的古宅老院子,进深很深,往往有三四个院子。胡同宅院才是古城的精华所在。居民在这里养花种木,饮食起居,养鸡养鸭,泡茶吃饭……体现出最为本真的烟火味和寻常百姓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春天的燕子飞进飞出,不管是王谢家,还是赵钱家,它们都会呢喃着,仿佛在说:“不吃你家的谷,不吃你家的米,借你家的房屋躲躲雨”,是罕见的人鸟和谐共处景象。与热闹的街面适成对比,春天院子里花木扶疏,百花齐放,街道上的热闹只能算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的浮光掠影,古城的韵味却藏于庭院深深处。“春风得意非街面,光景还在后庭花”,可以说,春天古城的胡同游,是巍山古城的深度游。 当大街小巷都唱着“夏季夏季悄悄到来留下小秘密”的时候,巍山古城的夏季,已经身姿款款的如期来临了。 夏天的巍山古城是一个理想的避暑乐园。砖木结构的明清古城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冬天热乎夏天凉”适宜人居的住房,正适宜热天居住。夏天街头很少见到人们穿二短裤摇蒲扇的一幕,大多在院子里的人都喜欢摆上一个摇椅,泡一壶茶,优哉游哉的避暑消夏。这个季节,古城里的水果和地方饮品就是夏天馈赠给人们的最好礼品,冰粉凉虾、凉粉、木瓜水、雪糕等成了游客佳美的食品。 这个季节,古街上最有特点的一道风景是茶馆文化。这里茶馆有十多家,还有几家百年茶馆老店,为客人提供茶水和象棋服务。巍山县围棋和象棋高手如云,一些参加省州比赛的选手也是茶馆里的常客,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都喜欢聚集在古朴的老房子茶室里,互相切磋,一来提高棋艺,一来消遣永昼。游人经常也参与到观棋当中,有的甚至坐下切磋体验几局。 夏天的古城还是桃李杏等水果满盘的时候,是放在桌案之上的家常待客佳品。夏季的菜市场,十分有特色的一道时鲜蔬菜是菌子。巍山有青头菌、鸡枞、见手青、羊肝菌、奶浆菌等多种食用菌类,菌子火锅或者菌子菜肴,成为夏季一道备受居民和游客青睐的美味佳肴。街道上各种扎染裙装十分抢眼抢手,成为女性顾客的青睐品。很多背包客,选择客栈隐居住下,一住就是很长时间。公园里和私人家里,花木繁盛,人们在亭子里和大榕树下聊天。很是休闲。 巍山古城总体上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别的地方的人行色匆匆,为生活急得抓虾,但是巍山古城的居民则显得气定神闲,“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夏天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农历6月25日的火把节将古城的夏天推向了高峰。火把节据说起源于“火烧松明楼”,原为彝族传统节日,后成为全县民族节。《中华全国风俗志》说:“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燃”。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杀鸡宰羊,蒸粑粑,备办美食佳肴。人们早早地就用各色彩旗,火把梨、花红一类果子,松明,天门冬藤子,精心打扮一棵5-7米高的松树。上插一个状如升头,上书“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类吉利语的火把头,民间俗称“扎火把”。过去,巍山养马人甚多,当天下午人们将马牵出,争先恐后,跃马扬鞭,从北门外文献大楼(群力门)冲到南门外,人欢马跃,叫做“压马趟”,这一活动是火把节夜晚活动的前奏。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拥入城内“逛火把”。县城内主要街道上火把齐燃,爆竹喧天,火树银花,一片沸腾。火把头上的“金弹子”如火龙吐珠;“地老鼠”似火龙飞舞。青少年儿童则多用麻杆扎成小火把点燃,用香面为主做燃料,把香面一把一把抛撒向小火把,团团火光追逐着围观的人群。据说这一天被香面撒过的人可以百病消除,清吉平安。每年这天,县城内大操场上竖起20米高的大火把燃放,同时还燃放巍山传统工艺“盒子灯”。盒子灯是用木材扎成5-7米的六方形或圆形框架,并分台串联起高升、地老鼠、转盘花等烟花爆竹,分台设计“三娘教子”、“耕田舂碓”、“唐僧取经”、“三英战吕布”、“雷打张继宝”等内容,以引线做开关,机械做动力,进行表演。燃放盒子灯时,万人攒动,蔚为壮观,全县城乡呈现出一派太平、祥和、喜庆的景象。火把节是古城宾馆和客栈爆满的日子,许多游客只能转车到别的地方住宿。 火把节后,夏天的火热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时间成为草木和女士们展示自己花性艳质的时候,爱美的女士们把夏装的优势推向了极致。古城里不同夏装为古朴的风貌增添了色彩,和花草树木一样,显得青春意味十足。 文章来源“巍山旅游”。 ? 文化创造财富,创意提升品质。 ——云南睿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大理白族“打老友” 漾濞石门关 想去石门关泡温泉?地址+路线+优惠都给你准备好了~ “冰花”男孩意外走红,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昨晚,大理上百位企业家在海湾酒店干了件大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5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课外地理历史城市的水文化与再生策略
- 下一篇文章: 彩虹君带你看大理之巍山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