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营造学社”之路,第一站在李庄古镇开幕仪式启动后,开始了古建筑行摄之旅。今天行摄的目的地是云南的昭通古城。寻踪“营造学社”之路,线路图。我们一行差不多有百来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著名摄影家导师,还有媒体记者,以及古建筑专家学者等等,乘坐三辆大巴车,分别为1号车,2号车和3号车。昭通古城是这次寻踪“营造学社”之路,进入云南的第一个站点,我们从四川宜宾出发,一路向南,横跨两省,经历五个多小时车程,正式开启了云南古建拍摄之旅。车子越往南,天气越是通透。一进入云南境内,蓝天更蓝了,白云也更白,看来彩云之南,并不是浪得虚名的。中午12点,到达云南的昭通古城,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后出发拍摄。扛着长枪短炮的大部队,突然出现在街头,倒也成为了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昭通人民也是第一次见到吧,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大家伙行走了一段路,寻找到各自喜欢拍摄的兴趣点,然后就三三两两的,化整为零,消失在昭通古城的横街窄巷。昭通,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处;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昭通地势南高北低,最低海拔米(水富县),最高海拔米(巧家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至年,昭通辖1区、9县、1县级市,市政府驻昭阳区,是一个集“山区、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地区、民族散杂区”为一体的市。年末,昭通市常住人口.7万人,城镇化率33.38%。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省通向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门户,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也有小昆明之称,为中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昭通的趣马门算是当地的一个地标吧。趣马门是一个高大的古建筑牌坊,弯角飞檐,如大鹏展翅。“趣马门”三个金漆大字,庄严气派。两个高大的石狮子守卫在大门两旁,注视着过往的人流和车辆。昭通市区的主街道也算是宽敞、开阔、整洁,新区基本上都是现代建筑。作为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昭通的中心在昭阳区,也是旧城区,或许喜爱摄影的人都偏爱着旧城区,旧城区才能保存着当地独有的建筑和人们原有的那种生活烟火气。走了一圈,感觉昭通城区的面积并不是很大。最早认识昭通,是因为一个叫吴家林的国际著名摄影家,他也是云南昭通人,拍摄的中国云南边陲,作品拍摄深入草根,植根于人民,是唯一入选《布列松的选择》以及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丛书《黑皮书》的华人摄影家。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端的中国化,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他坚守着不摆拍不造假的纪实摄影原则,以及他作品决定性瞬间的捕捉和表现,一直影响着我,所以,吴家林也是我极其喜欢的摄影家。吴家林,很接地气的一个摄影家。(网络图)昭通是个多民族的居住地,勤劳善良的汉、回、彝、苗等15个民族始终不渝地在这块富饶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走在昭通的街头,也随时能发现穿着各种民族特色服装的人们。扛着特产在街头叫卖的老人。服装店里黑与白的两个模特,鞋店的橱窗,是古老的昭通与时尚的碰撞,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吧。昭通的老房子真的很老了,木板式建筑与骑楼风格,满满的都是旧时的味道。生活处处充满着惊喜和乐趣,在横街窄巷的某个转角处,这种画面,处处充满着生活的烟火味。这两口子看见我在拍她们,男的趁机摆正姿态,女的趁势把手搭在男人肩上,并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我说他俩很有夫妻相,他们都乐得哈哈大笑。走在街上的善男信女,我也不知道她们是什么民族了,她们大部分人的穿着打扮基本都汉化了。钥匙档,配钥匙的小女孩。老年人坐在街边的大树下,一溜排开,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聊着他们曾经的往事。大广场上,矗立着一尊弓与箭的铜制雕像,与对面的古戏台遥遥相望,可见昭通历来都是个崇尚勇武之地。对于很有地域形象特性的当地老人,都是摄影师喜爱的拍摄对象,我在前面,伟哥在后面,老人被我们的镜头前后夹击了。很惊喜的发现,柜台上的老式录放机,还是八九十年代放磁带的那种,台面上摆放着一台很有年代感的照相机,估计主人也是个摄影爱好者,可是店里没有人,要不,就可以和他交流一翻了。。金银加工的小作坊,师父正在聚精会神的打造着银器。少数民族对银饰品的追求的喜爱,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传统。主大街的商业味道与建筑特性都比较现代,摄影师们还是喜欢老城区,所以都转进小巷子里寻找各自的拍摄题材。旧房子里阳光正好,这里应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值得等待。我和伟哥在这里守候了二十分钟,运气不错,等来了一群小女孩。小女孩也不怕生,我们和她们一边聊着一边拍摄,伟哥使出他的绝杀秘招,把小女孩吸引了过去,然后下面的拍摄就更顺利了。好不容易才拍到了下面这两张,小女孩很漂亮,但牙齿长得不好,拍了好多张才拍到了她们露出牙齿羞羞的笑容。鹤发童颜的老人,皮肤和胡子一样的白,很有仙风道骨的气场。卖肉摊楼的父女俩,小女孩在玩着手机,父亲很和善的看着我拍他。小巷子很窄,两旁摆满了小摊档,中间的过道仅容一人通过。老人头缠黑布,一缕山羊胡子飘在胸前,背着双手,昂首宽步的飘然而过,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派头。阳光洒在小巷子里,人们来往而过,大狗狗估计找不到肉吃,心有不甘的溜走了。一门四号,建国街18号,号,97号,公产房住宅,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很后悔当时没有去搞清楚。或许是对老人家情有独钟,像这种的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追着去拍,老人家慈眉善目,一团和气的,并不拒绝我在拍他。坐在三轮车卖蔬菜的老翁,头戴草帽,闭目养神,一脸的满足感。在家门前闲聊的老人,抽烟的表情,各有姿态,且抽烟的品种也不同。昭通这地方,发现老年妇女抽烟的也不少。夕阳余辉里玩耍的小女孩,吸引我的是墙上漂亮的手机号码,不知道是不是专业通厕的。大妈的样子,似乎是一脸的愁容,帽子和服装都很有民俗特色。卖烟叶的大叔,年轻时一定很帅吧,看这烟抽得是型、靓、帅、正,信心满满。呵呵,其实是他看见我在拍他,故意摆出来的造型。在简陋的面店吃面条的老人,蓝色服装和工人帽,有点30年代大上海的工人味道。守公厕的小孩,还不忘写作业,我们称他为公厕的掌门人。一间照相馆的橱窗,老奶奶的一个回头,与橱窗上小朋友天真的画像,一老一少相呼应。透过门洞,民房里守门的妇女。卖火腿肉的老人,黑不溜秋的三个大火腿就这样摆在地上,也不知道这样子卫不卫生。昭通人们的生活,到处可以见到的老年人,围坐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很是悠闲惬意。妈妈的背,是稳固的摇篮,更是童年的快乐。手工竹编小店,年轻的妈妈耍起刀功,纯熟而老练。这栋房子有点破旧,可屋顶上与地上的植物在茂盛的生长。店门口做功课的三个小朋友。小男孩帅极了,有点混血儿的模样,可能发现我在拍他们,都害羞的低下了头。卖荔枝的大姐好霸气,远远就大声呼喊:“帅哥,来几斤荔枝呗!”一声“帅哥”,伟哥忍不住的出手买了几斤,也确实是渴了,补充一下能量吧。但云南的荔枝,没有我们广东的好吃。下班时间,昭通的公交车,也是挤得满满的都是人。街上还有很多骑着三轮车,背着孩子的母亲,穿梭来回的卖水果,直到天色昏暗才收工回家。不知不觉,已是下午19:30了,这一大家子就在店门口,围着玻璃柜台吃着晚饭,很随意悠闲的生活方式。就用这张照片结束昭通古城的拍摄之旅吧。(下一站,昭通龙氏家祠)

——END——

原创图文,未经作者同意请勿盗用

(摄影:射天狼文字:射天狼)

我在宁夏,贺兰山,酿美酒!

手工精酿发展历程,欢迎点击蓝色字:

佛冈人手工精酿,第5年众筹投产啦!

“酒色”人生,我们的自酿红酒之路!

获国际金奖的手工精酿,佛冈众筹投产开始

天狼视觉,不同的感觉!

(射天狼)

旅拍

婚礼跟拍

聚会活动

人像约拍

商业广告

射天狼,男,出生于广东省佛冈县。

以本土摄影为主,致力于佛冈本地民情风俗,街头人文,古建风光的拍摄。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佛冈县摄影家协会秘书长;

瀚图影像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