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古城历史,雍正营建昭通府治城纪略
雍正八年()年,在乌蒙土官禄鼎坤叛乱和镇压叛乱的战火中,营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今昭阳区土城村的乌蒙府治城——天梯旧城被毁,形同废墟。九年,在平息叛乱后,云贵总督鄂尔泰、云南巡抚张允随上书,建议改乌蒙府为昭通府,废天梯旧城另建昭通府治新城。雍正批准了鄂尔泰、张允随的建议;昭通府治城的营建由鄂尔泰督责,昭通知府徐德裕总理,广南知府陈克复协办。遵照上谕,相关人员便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四乡,勘察地理,相度地形,终于选定“于龙山之阳、二木那建修新城”。 “龙山”即今昭通市北郊龙洞一带山脉,旧志称“博特山”,又称“九龙山”,据说是昭通的镇山。“二木那”即今市区所在地旧名。选定在二木那建新城,主办人、经办人是很费了些心思的,对地形、地势、风向、水源等等都精心相度。 昭通镇总兵徐成贞“宿究勘舆”,主持其事的知府徐德裕便不时请教,“力谋妥善”。不仅如此,还从晋宁请来两位大名鼎鼎的风水先生作顾问,这两位风水先生一位叫张上喆,一位叫段景文。两位先生为新城选址出了力,肯定也得到了不菲的酬谢,自然都很得意,由不得要抒怀咏志、建功立言。张上喆有一首《奉委昭通建城》的七言诗,讲勘舆的重要,讲选定二木那作新府治时的喜悦,以及对昭通新气象的祝愿,不管怎么看,其人其诗都是很讨昭通人喜欢的。诗云: 乌蒙旧城乌蛮残,乌蒙新城称恩安。 新城旧城一城耳,昔城愁叹今城欢。 少保鄂以念赤子,愿与乌人图更始。 净扫风烟荡蛮雾,青山依旧青如此。 捍内御外古所重,钟美流恶见风水。 我时衔命来相宅,陟献降原心脉脉。 地气天星本相属,龙运乘除劫五百。 天心岂不爱黔黎,制化失宜逢其厄。 城兮城兮安所择,遥望福星手加额。 龙洞北来二木那,环山带水冠峨峨。 规划一新楼橹备,横衢蹈舞直衢歌。 文明渐起武止戈,镇府威严太守和。 长官清平怀柔多,光昭圣治通崖阿。 噫嘻昭通名不磨。 翌年,新城主体竣工。 新城府县同治,府称“昭通”,取“昭明宣通”之义;附廓县名“恩安”,意谓“皇恩安定”。 新城平面布置呈不规则圆形。城垣周围四里八分三厘三毫,计长八百六十九丈九尺四寸,四门设卷洞炮台,炮台高三十一丈七尺。城墙下宽顶窄,形如木桶的腰箍,石脚砖身,底厚一丈二尺,顶宽七尺五寸;高一丈二尺,加垛座二尺三寸、垛口二尺七寸,共高一丈七尺。设城楼四座,炮楼六座,垛口一千二百四十五个,炮眼六百二十个,东、南、西三门均有堑壕,深一丈、宽一丈。 四门城楼,由鄂尔泰题名:东门“抚镇”、西门“济川”、南门“敉(mǐ)宁”、北门“趣马”。新府建置,新城落成,革故鼎新,时已离开云南到中枢履职、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的鄂尔泰,觉得仍有必要对新建昭通治城一事有所交代,对行政驭民的地方官有所训导,有所教诲,便又写了一篇《昭通四门记》。鄂尔泰不愧有清一朝名臣,博学强识,引经据典,治乱兴衰,上下古今,指陈点评,极为精彩。在行文中,鄂尔泰先说明治城四门题名的基本原则是“按四境所达”明白宣示。昭通东至于镇雄,故名其门“抚镇”;西至东川、西北至于四川,故名“济川”;南至于威宁,故名“敉宁”;北至于马湖,故名“趣马”。随之笔锋一转,把《左传》《周礼》《诗经》《荀子》等前贤典籍中有关治国、行政、驭民的思想精华都剔出来,作了自己注典释源的依据,最后才引申出一段对地方官吏告诫拳拳、寄望殷殷的训示:“《苟子》有言曰:‘不穷其民无失民,不穷其马无失马’,盖善御马者不尽其力也。知御马之道,即知御民也,人众马蕃,其在斯乎,况新辟崖疆,凛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戒之哉。夫黑称乌昧,不昭不通之甚者,而曰抚镇、曰济川、曰敉宁、曰趣马,则皆所以通之而昭格昭明无间于上下者也。知此义者,其可与常新者乎?斯无所生而不通也,亦然。” 新建治城街道、附城四乡道路桥梁、通省及通省外大道均同时开工,先后竣工。城区有大升街、丰乐街、源泉街、日升街、宁尔街、怀远街、金汤街、集贤街、福禄街等街巷36条,纵横交错,闾里井然。附城四乡大道建桥有太平桥、迎丰桥、乐善桥、容津桥、凤凰桥等23座,耕夫农妇、引车卖浆者流进城出城再无沟河徒涉之累。各省商旅所建天后宫、禹王宫、川主庙、陕西庙、南华宫、江西会馆等,以及供节庆、岁时、祭祀活动的坛观、寺庙、坊表,遍及城区及附城一带。作为与外地交通的干线,已完成通四川大道(中、东、西)三条,通贵州大道四条,通省大道一条。新建昭通府治城“地当孔道,商旅辐辏,皆悦而藏于市”。 至于衙署,当然也应与城池同步建设。“国家设立长官,所以循职守而理民事也。但有一官,必有一官之署……昭之为地,文则有府,统乎五属;武则有镇,辖乎六营。改土之初始,创建城池,即将各衙署首先划出,故府、镇、县、游四署,地势极其宏敞,堂构亦甚巍峨”。府县同治,官多衙署多,择职级高的、权柄重的概略记述。 昭通府衙署,在济川门内宁尔街(今崇义街)。头门、仪门坐东向西,以内各厅均坐北向南。主要建筑有头门三楹、仪门三楹、大堂五楹、社祠三楹、东书房八间、花厅五间、西书房五间,廊房、府仓、马厩等数十间。 恩安县署,也在宁尔街,傍昭通府衙署。主要建筑有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书房、内宅、射圃等。 镇署即总兵署,习称“镇台衙门”“在城内中心,当雍正九年造成时,总兵徐成贞即卜据于此,地势雄壮高朗”。民国时龙云返乡祭祖曾在“镇台衙门”设行馆,今辕门口、云兴街一侧直至东门一片,都在前清总兵署范围内。主要建筑有辕门、大堂、箭道、花厅及紫云亭、来鹤楼等楼亭、水池、湖石、花园。 可以说,当时昭通府城的基本格局,直到民国时期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期间,嘉庆、道光承继,清官亭、八角亭、玉皇阁等风物胜景也相继完成。 昨天的城市和今天的城市自不能同日而语。但昨天的城市存在过,回眸一望,或许也有一些应该保留,应该记住的东西。 来源昭通日报 作者 邹长铭 审核 邓龙启田率华 编辑 曾巍 投稿邮箱: qq.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全国白癜风公益救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4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古城公安分局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