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渝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旅游达人同游青海,这次的旅行主题是寻找青藏高原上的刺绣,我们在短短四天时间,相继走访多地,采访了多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继有土绣,又有河湟刺绣,也有藏绣,还有盘绣,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在青海那有那么多古老的民间刺绣。在这次旅行的途中,我也们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比如在海东市的三川地区探访当地的河湟刺绣时,就顺道来到了当地一个非常著名的拷古遗址——喇家遗址博物馆参观,让我们了解了这个有着东方庞贝古城之称的我国唯一古代大型灾难遗址。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所在的官亭镇喇家村,这个村子是典型的土族村落,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喇家遗址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70年代,最初的时候,是当地村民在田间地头发现了零星的文物,后来才有考古学家慢慢介入科考。但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则是二十多年后的年,年、年开始大规模的发掘,在这两年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考古成果,也因此入选了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在喇家遗址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很多发掘现场的图片,非常的悲惨,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心中慢慢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多年前,青藏高原黄河上游发生的那场天地重组,惊天动地的一震,随之堰塞湖形成和决口,黄河水迅积和泛滥,泥石涌动,山崩地裂,房倒屋塌,草木皆灰,山河轰鸣的巨响与人们呐喊哭泣的微息,大地母亲的壮阔与人类微弱无助的抗挣,含混在一起,经历无法想象又何其壮烈的恐慌,拼搏再挣扎,爬起又倒下,最终烟消尘落,归于沉寂,融为一体。我们从现场的骸骨可以推测,灾难发生的那一瞬间,广场、窑洞、地穴、茅舍中,怀抱婴儿的母亲的绝望、即将分娩的女人的呼喊、企图用身体撑住危险又最终倒下的青年男子,他拼了生命的全力也只能让身边的孩童们多存活了一瞬、还有那位可能是丢下妻儿逃跑,也可能去寻求救助,却倒在家门口的父亲……这与汶川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何其相似?F4坑的正中,在房间一侧的墙根下,一位母亲右手支撑身体,左手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婴儿;在另一侧的墙角,发现了4个儿童的遗骨,但在他们身前,还有一具成年男性的遗骨挡在那里。上面的这个场景让我们尤为感动,就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一位母亲牢牢地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中,希望尽自己的生命来保全孩子,但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何其渺小?这些遗骸或是紧紧拥抱,或是互相依偎,或是彼此扶助……,这些与死神相搏的最后状态,见证了人之本能,闪烁着人性光辉,是人类在面临天灾考验时的答卷,只是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太弱小了,只能以群体生命的共同消失为代价。博物馆里面除了几个保存下来的遗址坑以外,还发现了大量的陶、石、玉、骨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反映社会等级和礼仪制度的“黄河磬王”、玉璧、玉环、大玉刀、玉斧、玉锛等玉器文物,对研究齐家文化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而黄河上游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齐家文化是这一地区文明发展的关键阶段。喇家遗址的发掘为这一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年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因地震和黄河洪水毁灭的史前遗址,被考古界称为“东方庞贝”,其实喇家遗址的历史比意大利庞贝古城还要早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庞贝古城发掘更早,知名度更高,反过来将庞贝古城称之为西方喇家也是可以的。喇家遗址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大地山河为布景的史前先人群体悲剧,人类在自然面前渺小如天地蜉蝣、仓海一粟,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保护生态、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更有意义,才能减少这样的悲剧继续发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1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