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古城位于盘州市双凤镇(前身为盘县城关镇),地处盘州中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原城关镇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向有“滇黔锁钥”之誉,人杰地灵,是贵州文化发源地之一。明清两代盘州共有18名文进士、3名武进士、名举人,城关占其多数。文士名人辈出,清代“三一溪渔人”范兴荣的《啖影集》是贵州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任璇的《梅花缘》与汤显祖《牡丹亭》齐名并提,民国时期的张道藩,集政治家、剧作家、美术家于一身。

新建古城效果图

境内历史文物古迹颇多,有文物保护单位省级5处、市级8处、县级14处,现存普安州文庙、普安卫城垣及北门楼、城隍庙等多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为史上古驿道的交汇处,是明代普安州、清代盘州古城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汉族“正月二十三玩水洞”、扎纸工艺等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新建古城效果图

璞玉不琢,不彰其华。自年盘县县政府从城关搬迁至红果,十七年来,城关老城基本没有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较差,商业缺乏活力。因缺乏科学完整的规划,又由于空间所限,城关的历史古迹、文化风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徐霞客眼中“是城文运,为贵筑之首,非他卫可比”的一块璞玉,湮没于熙熙攘攘、杂乱无章的市井街巷之中。

为传承历史文化,重现文运盘州风貌,盘州市于年启动了双凤古城开发工作。

新建古城效果图

善谋者,顺势而为出新意

年,因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盘州市(时为盘县)启动了总规修编工作,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考察研究论证,确定了新老城区一体化的规划思路,将红果新城与城关老城连成一片,统筹规划,统一开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有机结合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好国家棚户区改造等政策,于年启动古城开发建设。

新建古城效果图

年9月,盘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由盘州古城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参与古城开发建设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负责规划的跟踪、督促和执行,工程建设的管理及建成项目的运营。征拆迁工作由双凤镇党委政府负责,年10月,古城公司实质性开展工作。

新建古城效果图

古城的开发建设将把老城和新城连成一片,既可承前启后,有效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亦是“建老出新”,城市空间得到大幅度扩容,是打造“贵州最靓丽西大门”的题中之义,更是顺应当前时势,合理有效开发资源助民增收奔小康的“民心工程”。

新建古城效果图

善谋者,谋全局中显格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在古城开发工作中,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已完成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解决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内外交通、管线综合、绿地景观系统等问题。

新建古城效果图

控规结束后,拟实施的项目找优秀的团队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贵州盘县城关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盘县老城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盘县老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年户《盘县凤鸣新区第一期棚户区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盘县城关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盘州古城旅游总体策划》和《西冲河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方案设计》编制、《盘县西冲河旅游总体策划》、《贵州省盘县盘州古城地热勘查地质可行性论证》项目、《盘县年城关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盘县双凤镇市区周围山体绿化工程设计》编制、《医院方案设计》编制等,这些规划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古城现状存在的历史风貌遗存残缺零落,建成环境风格混杂,建筑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和业态缺少活力等问题寻求解决措施,重点是整合零散的空间结构和织补支零破碎的传统肌理,充实文化内涵,恢复街区活力;空间布局上重点在于利用棚改政策建设凤鸣新区,实施“腾笼换鸟”,为老城区的改造建设腾出空间。

西冲湿地效果图

规划遵循“传文营城、塑山理水”的理念,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层面和各阶层的利益。“传文”即将古城历史文化和旅游的理念和手法结合起来,使古城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理念相结合,创造更多的文化展示空间,彰显文化魅力;“营城”即利用国家棚改政策建设凤鸣新区(古城棚改安置区),为古城内的开发建设置换空间,在城内建设三一溪仿古特色商业步行街、北门历史文化街区和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再现明清时代的生活场景;“塑山”即对古城四周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注重季相、色彩和层次等方面的变化和搭配融合,营造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理水”即利用西冲河建设自然且富有生趣的西冲河度假风情带,利用狮子河建设宁静休闲的滨河花海健身步道,做好城区内三条河流的河道整治,建设优美宽敞的景观滨河空间。

西冲湿地效果图

古城规划历史文化脉络清晰,功能完善,各区域之间照应互补,各具特色又浑然天成,确保实现历史文化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与传承,旅游休闲度假与居住商业相宜,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并进。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兼顾辐射古城周边,在古城周边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寨规划建设一些都市农庄,带动乡村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正确处理好商业开发与保护利用,繁华热闹与宁静悠闲的关系,科学合理运用规划手段和建设手段,把古城建设成为盘州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全市乃至滇、黔、桂接壤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

西冲湿地效果图

善谋者,谋一隅中见章法

在确保总体格局有条不紊的前提下,紧抓“山、水、城、洞、文化”五个要素做文章,按照传统“内城外市”的布局,在各景点的建设上精益求精,连点成线,引线布面,立面呈体,从历史文化主脉入手,兼顾各条商业、休闲旅游、养生修禅等特色线路,形成或藏或露、或即或离又互相呼应照顾,空间或实或虚,层次丰富多变的章法,以各个精致的小景,组成古城的大景。

医院效果图

山——在凤山上打造凤翼文化长廊。编制古城四周山体绿地系统规划,利用相关政策加强植树造林。并注重苗木的合理搭配,强调季相变化,力求打造春天桃李芬芳、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秋天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冬季银装素裹、候鸟成群的世外桃源景象,实现山青。

西冲湿地效果图

水——利用西冲河、沙沟河、狮子河和三一溪等得天独厚的资源重塑空间主轴,城区河段实施河道景观工程,建设多级拦水坝,形成多级水面,能行小船,河道两旁建设明清风格的仿古特色商业街,营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街区,使之成为城区的景观主轴。在碧云公园洞前筑坝形成水面,丰富公园的景观层次,增加游乐项目。在沙沟河和狮子河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水量,将水库作为古城水源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建设。

西冲湿地效果图

建设西冲河乡村旅游综合体,用景观的理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借鉴云南普者黑的景观形态建设四里牌至断桥段,河道中心可建成深2米、宽10米左右的行船水道,两侧水深1米左右,成片种植荷花、莲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优美且富有生趣的水体景观,布置众多的亲水、戏水项目,两侧山体强化生态修复,做到三季有花、有果,为旅游提供采摘体验,配套建设休闲养生特色主题酒店等。对古城区的21口古井加强保护、修复和利用。河流上游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城区河道两侧埋设截污干管,解决排污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河道管理,杜绝污染,大力提升水质,实现水秀。

西冲湿地效果图

城——采取保护、整治、重建的手段,梳理支零破碎的传统肌理,强调空间节点,恢复街区活力。城垣、城门、城隍庙、文庙、九间楼等27处文保单位是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大保护修缮力度,使之成为推动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注重重要空间节点的重建,除了河道两旁建设仿古特色商业街外,对北门前拆除重建仿古街区,建设北门历史文化广场,使北门楼真正成为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在北门、东门至南门沿城墙一线重建一条仿古街区,实现城墙的合围。恢复重建南门,南门前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使之成为游客服务中心。对历史上城(城墙内)和市(馆驿坡)的建筑分类对待,分街道作出建筑风貌设计,和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院落予以修缮,不协调的进行“易容、整容”,使之协调,让传统风貌得以复原和再生。注重历史氛围的营造,主要手段有传统老字号的恢复,丰富视觉要素的传统意向(石板、街巷、石刻石雕、墙头、门窗),夜景照明营造古城氛围等等。对近、当代形成的街区予以完善基础设施,建筑保留现状,寻求建筑历史脉络和链条的完整,使古城成为一个活态的、历史脉络较为清晰的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城美。

西冲湿地入口效果图

洞——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碧云洞,加强对摩岩石刻等遗迹的保护,增加游乐项目,丰富旅游层次,实现洞奇。

文化——文化是古城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屯堡文化、儒家文化、驿站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和“三线”建设文化等方面,内容丰富,沉淀较深。特别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组织专班搜集、挖掘、整理古城文化,使文化要素和传统风貌相契合,使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和旅游相结合。创造更多的文化展示空间,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彰显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价值。

建设中有凤鸣新区

善谋者善为

古城的开发建设是一场艰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突破点的选择异常关键,力求首战必胜。在项目建设中,以凤鸣新区建设为突破点,快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利用棚改政策在豆腐坡村(太阳庙)建设异地安置区,疏散建成区人口密度,为古城开发建设腾换空间。新区的建设要保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齐备,环境优美,具有吸引力,才能达到“腾”的目的。坚持先公后私、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公产集中,拆迁压力不大,容易顺利推进,且能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起示范作用的区域启动建设。同时跳出“古城”看古城,以发展的眼光建设古城,拟首先启动的工程项目是三一溪河道景观工程、仿古特色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小吃街,范围从原老电影院和五交化公司开始沿三一溪往下到原东风公社、税务局、轻工业局、工商局、煤炭医院。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打造精品,并深度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区域性停车问题。还将先后启动北门历史文化广场,碧云公园开发建设,西冲河柳树街段河道景观工程及仿古商业街,凤山历史文化体验区,西冲河河道景观工程,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及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

已经修复好的古城墙和魁阁

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突破资金瓶颈。积极盘活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用资产融资;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争取国家资金;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对拟实施的项目找策划团队进行精心策划,编制可研,作出真实的效益分析,让项目具有吸引力,多渠道吸纳资金参与建设。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和运营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建成项目既好看,也好用,发挥效益,大力推动古城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促进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截至目前,年城关片区棚改项目(凤鸣新区)已完成18栋主体结构封顶,完成项目进度的90%,确保年年底实现实物安置户数户。年城关片区棚改项目已完成10栋主体结构封顶,完成项目进度的60%,预计年实现实物安置户数户。年城关片区棚改项目团山安置点已完成8栋主体结构封顶,已进入22栋房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项目进度的50%,预计年实现实物安置户数户。粑粑铺安置点已进入8栋房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项目进度的10%,预计年实现实物安置户数户。刘官至粑粑铺快速路项目工程完成路面工程4.5公里沥青面层,刘官收费站至小观音寺段实现通车,完成项目进度的85%,剩余桥梁构筑物正在紧密施工中,预计年11月实现全线通车。古城魁阁、西门城楼及耳门楼已竣工验收。凤山书院已竣工验收。西冲河统筹城乡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停车场、小火车站点、花海等分项工程土方回填;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土石方平场清表工作完成98%;游客接待中心、大屯桥和水街分项的地勘进度完成80%;环湖自行车道已完成路基换填7公里,各剩余分项正在紧密施工中,预计年3月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届时,六盘水市旅游发展大会将在西冲河湿地公园开幕。

双凤古城的开发建设是历史文化的寻根之举,本着保护、建设并重的原则,古城开发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历了六百余年风雨、见证了多次社会变迁的盘州古城将在这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时代里重新焕发出熠熠光彩。

来源:盘州快讯

广告

华丽丽的分隔线

盘州旅游-;投稿邮箱:pxlyj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