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陈合江是一名文物保护员,他和同事常学义负责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古遗址及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巡查、劝说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

守护文物是工作延续

“虽然单位有监控,但还是不放心,我们每天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早上下午巡查一趟,大概来回需要三四个小时。”说话间,陈合江和常学义两个人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

骑着电动三轮车出发

年12月陈合江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许三湾文管所,负责古遗址及墓群的保护工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时刻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寸步不让地守护文物安全。“父母曾给我讲了有关古遗址的历史文化故事,我真正了解了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渐渐养成了敬畏历史的意识。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这或许是工作的巧合但更是部队工作的一种延续,在部队是保家卫国,到地方是保护文物,守护中华历史文脉。”谈到工作的转变,陈合江感悟颇深……

坚决守护文化遗产资源

陈合江守护的许三湾古城始建于汉代,魏晋至唐代继续沿用,与骆驼城遗址互为策应,是汉唐时期重要的军事防御机构驻地。现存遗址为城墙、马面、腰墩、角墩、古井等,其中城墙结构坚固,保存完整,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汉唐古文化遗址之一,被专家称为河西半荒漠地区古城遗址的典型代表。古城周围有西南墓群、东墓群、五道梁墓群三处,可见封土的古墓葬余座。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合江在巡查

许三湾古城周围的三处墓群是目前国内公布最为密集、保存最完好的特大古墓群,而地下墓室中精美的画像砖堪称“地下画廊”,陈合江告诉记者,年4月,有几家农户擅自在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地,经几次劝说村民还是不配合,说这么大的地方不让种地,岂不是浪费资源。陈合江就一次次耐心地和农户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经过他苦口婆心的劝说、解释,终于做通农户的工作。

许三湾古城遗址(局部)

“周边村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和他们打交道过程中挨骂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了。但是,文物是国家的宝藏,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一同守护文物安全,也会一直坚持下去,不让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流失。”对于文物守护工作,陈合江坚定而自信。

文·图丨奔流新闻通讯员段海王娟梅记者曹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1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