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2171.html
在潮州古城区义安路的双忠庙里,悠闲地泡上一壶茶,社区干部、义警、志愿者、居民就着氤氲的茶香闲谈,谈的大都是社区公共事务。   一度成为危房的双忠庙,修缮一新后,成了湘桥区太平街道开元社区的“居民议事厅”,热心社区事务的退休教师谢德树是这里的常客。以往发现社区问题,谢德树都会径直到居委会反映,如今在居民议事厅喝茶议事,他就能直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这是潮州在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过程中,在深入推进治理社会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广泛发动退休人员、乡贤代表、社区居民等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居民自治、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巡逻队” 老人家出面,讲理更容易   75岁的谢德树住在太平街道。与凤新街道一江之隔,太平街道面积0.75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这里处于古城区牌坊街的核心位置,是著名的旅游打卡地,民居、客栈、茶舍众多,本地人、经营者、外来客杂处。   古城旅游不断升温,给社区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资源缺、(管理)人员少、力量弱,需要发动更多的群众力量参与治理。”太平街道开元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桂曼介绍说。   年3月,开元社区开展景观改造项目,街道立面改造影响了沿街商铺日常经营,遭到不少住户反对,产生纠纷。在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化解居民纠纷、矛盾成为社区治理的当务之急。   “社区改造虽然暂时影响商铺生意,但从长远看肯定是利大于弊,但如何让大家相信长远有好处?”朱桂曼想到,社区有一群热心公共事务的大叔大妈,平时他们一发现问题都会到居委会反映,谢德树就是其中之一。“要发动社区有威望又热心公务的大叔大妈参与社区治理,让老人家去劝导年轻人更有效果。”   随后,开元社区与西马派出所开展党建共建,在社区内成立了义警巡逻队、大叔大妈巡逻队,热心公益的年轻人加入义警巡逻队,年纪大的就加入大叔大妈巡逻队,派出所开展专门培训指导,帮助这些积极的群众提升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开元社区是熟人社会,我们这些退休老人都有共识,要发挥余热让邻里更和谐。”成为大叔大妈巡逻队的成员后,谢德树每天负责做街区反对改造的商户的思想工作。他介绍说,社区立面改造对社区发展是好事,但一开始有些商铺觉得影响生意不支持,大叔大妈巡逻队就每天都上门去聊天、讲道理,“老人家出面,年轻人还是会尊敬一点,讲道理更容易。”   朱桂曼介绍,大叔大妈巡逻队成立两年多,在社区的治理中起到桥梁作用,在社区事务推进中形成助力,也是居民邻里之间的“润滑剂”。   “巷长制” 每日勤巡巷,有事找巷长   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同样位于太平街道老城区的义兴社区街巷集中,拥有潮州十大历史名巷。老城区一向是城市管理的难点,老街老巷因为缺少规范的物业管理而问题频出,如何才能有效治理?   社区干部与当地居民共同研究制订“巷长制”有关章程制度,由街巷居民自发推选出能力强、威信高、热心社区公益的居民任巷长,与居民共同协商、讨论解决各类治理难题,实现居民自治。目前潮州十大历史名巷均拥有“巷长”。   甲第巷是名巷之一,如今则是潮州历史文化旅游的好去处。每周定期清洗巷道在甲第巷已成惯例,带领大家冲水洗巷、清污除垢的就是潮州十大历史名巷的首位“巷长”周钦松。从年上任“巷长”开始,60多岁的他一直坚持带领邻里街坊整治、维护甲第巷的环境卫生。   想要带领居民共建文明社区并不容易,周钦松当选巷长后就成了大忙人,管理卫生、养护草木、美化环境,样样都带头干。周钦松与甲第巷居民商讨制订“自治公约”,动员群众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长期的活跃赢得信任,居民们已经习惯了有事情找巷长。   周钦松还在自家宅院开办潮剧社,名为“甲第乐苑”,巷里街坊聚在一起拉琴唱戏。“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在‘甲第乐苑’除了自娱自乐,有事也会上街义演,深受好评。”甲第乐苑潮剧社成员郭益裕谈到。   漫步甲第巷,巷道整洁、乐韵悠扬,居民和游客都心情愉悦。“参与社区工作没有补贴,但大家是住在这里的居民,社区建设得好,住得舒心,就很满足了。”周钦松说。   与甲第巷临近的灶巷,同样是历史名巷之一。灶巷居民每天都能见到黄来生,黄来生年已70岁,经常身穿蓝色制服,挂着工作牌在此巡逻。黄来生退休之后,参与巷子建设已经有9年,每天他都早早出现在巷子进行每日常规的卫生巡查;上午9点就走到牌坊街的关卡处维持交通秩序;有时还穿梭于居委会和派出所帮居民协调各种问题。   社区工作不简单。“遇到邻里矛盾,首先要了解两边的情况,再进行调解,随机应变。”黄来生经常为居民调解各种纠纷,得到了居民的信任。“每当能够为大家解决一些事务,我就很高兴。”   热心公益的黄来生获评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年度“感动潮州”人物称号。周钦松获得年度“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积极建设社区是我们本身应该做的,获得的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周钦松说。   “微改造” 建设党建微平台,与商家共建公共空间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游客大幅增加,面向游客和流动人员的治理需要更多新生力量。   对此,位于旅游打卡点牌坊街的开元社区有了初步的探索。   5月6日下午,朱桂曼穿着红马甲穿街走巷,与沿街商户热情地打着招呼,与社区居民、商户打成一片,为朱桂曼后期开展社区共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开元社区借助商圈内一些客栈、咖啡店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红色影吧”“党建书吧”等微平台。“结合商家的特点设置一些微小的平台,让商家让出一定的空间,免费提供给居民,商家都非常支持。”朱桂曼说。   在西马路“信说”咖啡厅设置的红色影吧,开元社区采用“党建+科普+观影读书”新模式,邀请律师、营养专家等,通过观看影片、交流心得等方式向居民传达有关精神。在“书香客栈”的免费阅读空间,经常有居民、游客驻足其中。   在开元社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开元社区党支部在潮州市委政研室、湘桥区科协、中国银行开元支行等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发动社会力量,先后开展书歌巷、开平第一小区、开元广场等项目的改造,清理卫生死角、疏通地下管网、铺设水泥路面、建设党建文化广场,极大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朱桂曼总结了开元社区的“六微工作法”:从细微处入手,以绣花功夫,通过实施党建阵地“微改造”、区域党建“微联盟”、社区网格“微管理”、党建创新“微项目”、党员管理“微积分”、党群服务“微心愿”等内容,强化社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凝聚起区域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多方合力,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打造“红色家园”“和谐家园”“关爱家园”,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年,开元社区治理案例被列为广东省可复制推广的基层工作法,获得“粤治-治理现代化”-年度优秀案例奖。   “议事厅” 居民在喝茶聊天中解决社区问题   在社区基层实践的基础上,太平街道希望让居民自治有章可循,居民议事能够有序参与。近年来,太平街道结合潮州茶文化,在各社区的茶舍、客栈开设居民议事厅,每个居民议事厅均配备茶具、茶叶。   “来生伯,听说五一期间游客多,巷里卫生问题有反复。”“这很正常,环卫工就辛苦一点,每天要扫得勤一点。”在义井巷一家环境清幽的古朴客栈,周边的原住民、经营者、外来客时常聚在一起喝茶议事,最为平常不过的唠嗑中,干群共同   这里和双忠庙一样,近几年成为太平街道打造的居民议事厅。居民议事厅设置“学习角”,方便居民和游客取阅书籍,结合潮州人边喝茶边聊天说事的习俗,街道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人文科普融入其中。   居民议事厅还开展“街坊邻里评好人好事”品牌活动,定期组织“社区厨房———有闲来煮食”美食交流系列活动,这一活动还入选去年广东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据统计,太平街道在各社区共设立了5个居民议事厅、20个议事点,个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民议事厅”的议事活动中。目前居民议事厅、议事点主要设置在一些沿街商铺、民宿、祠堂里边,贴近居民生活。   “居民议事厅分布在居民区,邻里街坊都很乐意一起坐下来喝杯茶。”谢德树介绍,有了喝茶的场所,不仅问题好解决,大家也更愿意参与讨论,参与公共事务。   太平街道有关负责人庄纯娜介绍,居民议事厅是太平街道挖掘居民自治潜质的新阵地,调动街道城管、安监、综治、环卫等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参与议事,社区则邀请热心议事的巷长、与居民关系好、热心社区事务、有威信的长者和老党员参加,“他们熟悉社区事务,经验丰富,能够提出有效对策,在谈笑风生中轻松化解矛盾。”居民议事厅还常邀请辖区内的客栈、茶舍经营者参与议事,加深他们对社区工作、居民生活习惯的了解,增进与原住居民的沟通交流,促进经营者更好、更快融入社区等等。   目前,各社区均制订了社区居民代表议事会制度,规定居民议事会开展活动的规则,按照提事、议事、快事、执事四个步骤进行,居民议事能够有序参与、有序进行,妥善解决问题。去年来,太平街道各社区共开展40场居民议事会。   社区居民议事厅成立以来,在化解群众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共调解矛盾纠纷81宗,调解率%,矛盾纠纷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真正做到了“小矛盾不出巷,大矛盾不出街道”,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的提升。   清远日报“名记者工作室”出品   文/图:钟志宏 朱文华 廖武智 李思靖本文来源:清远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1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