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镜人,年生,家族世代行医,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张老行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有深入研究,且疗效卓著。

1.慢性萎缩性胃炎秘方

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3克、玫瑰花3克

日一剂,水煎分服。

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

(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

(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

(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

(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2.安中汤

柴胡6克炒黄芩9克炒白朮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9克炙延胡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6克香谷芽12克。

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偏红。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

(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

(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

(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

(6)嘈杂,加炒山药9克。

(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

(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

(9)便溏,加焦楂炭9克。

(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

(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

(12)腹胀,加大腹皮9克

(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

(14)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

(15)腺体萎缩,加丹参。

3.冠通汤

丹参9g、炒赤芍9g、桃仁4.5g~9g、降香3g、生香附9g~15g、广郁金15g、全瓜蒌15g、延胡索9g、远志3g、清炙甘草3g。

冠心病

在应用冠通汤的同时,再联系体质及病情适当加减:

气虚,加党参9g,兼脉结代者,再加川桂枝3g;

阴虚,加生地12g,兼脉结代者,再加党参9g、大麦冬9g、五味子3g;

痰湿,加制半夏6g、炒陈皮6g;

痰热,加川贝粉3g冲、炒竹茹6g;

胸膺窒闷较甚,加砂仁3g后下、佛手片6g或檀香1.5g、薤白头9g;

心前区疼痛较甚,加川楝子9g、炙乳香没药各4.5g;

刺痛或绞痛,加红花1.5g、失笑散(包)4.5g~9g;

胸膺窒闷及心前区疼痛者,还可加服三七粉1.5g或冠心苏合香丸每日2~3次,每次半至一粒,含化或温开水化服;

心悸,加炒枣仁9g、茯苓12g、茶树根15g;

血脂高属湿热瘀滞,加茵陈15g、泽泻15g或生山楂9g、麦芽12g;

属肝肾阴虚,加桑寄生15g、制首乌9g、制黄精9g;

血压高,加罗布麻叶30g、决明子9g或莲子芯3g。

4.理中活血汤

生晒参6g(另煎,冲服),淡干姜3g,炙甘草3g,生白术4g,丹参9g。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补气温阳,养营化淤。

心悸,胸部痞闷,左胸骨后为显,时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脉象细弱,舌苔薄腻、舌质紫暗。

胸部闷塞,加全栝楼9g、炒枳壳9g;

痰浊内阻,心痛彻背,加制半夏9g、薤白头9g、炒延胡索9g;

浮肿,小便不利者,加白茯苓15g、大地龙9g;

脘腹胀满、食纳少而无味者,加生香附9g、砂仁3g、香谷芽12g;

心动悸、脉结代者,加炙桂枝6g,炙甘草用量增至6g;

气短、口唇紫绀、舌有淤点者,加桃仁9g、川芎6g;

气阴两虚、心悸、口干,舌红、苔少者,加南沙参12g、大麦门冬9g、五味子3g、川石斛9g。

5.降逆和胃汤

旋覆花9g,代赭石30g,制半夏5g,炒黄芩9g,炒枳壳5g,大腹皮15g,制香附9g,铁树叶30g,平地木15g,炒陈皮5g,金钱草30g,煅瓦楞15g,柴胡5g,全瓜蒌15g。

水煎服,日1剂。

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6.宁脂方

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太子参、白术各9克,制半夏、陈皮各6克,泽泻、丹参、山楂各9克,玄明粉3克,荷叶15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健脾化痰,消积导滞,活血化瘀,降脂减肥。

高脂血症、肥胖病、脂肪肝、痰湿型闭经、脂溢性皮炎等。

(一)肺病门桑叶杭菊甘苦味,疏散肺卫风热宜。前胡杏仁入太阴,咳嗽初起肺气宣。桑皮配伍淡黄芩,泻肺泄热功独奇。野荞麦根连翘合,肺系热甚咽咳清。麻黄宣肺杏仁配,降气化痰喘息平。苡仁杏仁共入方,化湿除痰止咳灵。痰热贝母瓜蒌皮,寒痰半夏陈皮连。款冬紫菀亦治咳,理肺温润痰嗽痊。热伤肺阴津液耗,芦根石斛用须鲜。沙参麦冬甘苦寒,清金润肺服之良。胖大海合净蝉衣,化痰开音疗效强。旋复花加海浮石,痰鸣气逆哮喘尝。补骨脂兼紫石英,补肾敛肺上气宁。人参蛤蚧治虚喘,纳气归肾研末珍。仙鹤草伍白芨片,功专止血安肺金。(二)心脑病门黄芪宜共人参配,心气虚弱首当宗。孩儿参合丹参投,益气行血心痹崇。胸膺痞闷或隐痛,香附郁金两相从。当归身兼酸枣仁,营血不足心怔忡。温补心阳桂与草,止汗除烦药力宏。蜜炙远志淮小麦,安神宁心总堪供。夜交藤偕合欢皮,通治失眠建奇功。痰火内发心官病,菖蒲郁金宣窍好。类中胆星天竺黄,豁痰清热不应少。半身不遂亦可治,地龙牛膝用需早。心下支饮金匮方,白术泽泻疗昏冒。天麻更同白蒺藜,头晕目眩常取效。景天三七徐长卿,研吞能愈癫痫扰。(三)脾胃病门柴胡黄芩升降调,肝胃不和法宜晓。芍药甘草缓急求,苏梗香附疏理好。八月札共九香虫,通则不痛气滞解。丹参若同血竭配,痛则不通血瘀化。旋复代赭治嗳气,降逆宣中仲师旨。呃忒频仍尚有方,柿蒂应偕刀豆子。知母相与净连翘,胃脘灼热服之愈。扁豆山药补中虚,嘈杂思食毋庸虑。白螺丝壳能制酸,更增瓦楞效益显。纳谷式微劝加餐,木瓜乌梅添酸味。腹痛泄泻木乘土,白术还需连白芍。全瓜蒌合望江南,便秘何愁取入药。(四)肝胆病门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气病乃康。厥阴热郁黄芩入,伍以连翘力更强。川楝玄胡治胁痛,气血并调古有方。田基黄偕鸡骨草,清肝泄热效亦彰。阴亏生地白芍药,血虚归身首乌当。女贞子与墨旱莲,乙癸同源双补良。鳖甲再加生牡蛎,软坚消症用勿忘。葫芦麦柴疗膨胀,煎汤代水法尤臧。茵陈若获栀子襄,功擅利湿兼退黄。金钱草共海金沙,肝胆结石自能攘。(五)肾病门肾虚汗出逢于风,风水黄芪防己使。白术宜将山药添,健脾益肾法可恃。巴戟仙茅温肾阳,滋肾生地山茱萸。知母更兼川黄柏,下焦湿热自相需。南芡实加白莲须,固肾涩精功殊显。萆薢分清石韦配,小溲混浊称灵验。菟丝子合覆盆子,溺有余沥用能瘳。贯仲炭与荠菜花,血尿投之效亦优。

喜欢本篇请点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yz/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