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东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首都规划建设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主要内容涵盖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打造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建设弘扬中华文明的典范地区,建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五个方面。规划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等规划亮点,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路径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首都规划体系的这些特点在核心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减量背景下北京的城市更新有四个特点:一是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二是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三是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更新。

街区保护更新是城市更新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里的特定说法。实施以街区为更新单元、以保护为更新重点的城市更新更符合核心区的特点与定位。主要目标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街区保护更新不是增量式的更新,而是减量更新;不以规模论,而是以服务品质论。

实施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有以下重点:

保护历史格局。两轴统领、四重城廓、六海八水、九坛八庙、棋盘路网是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是奠定老城空间地位的重要载体,规划将加强历史格局保护作为老城整体保护最重要的任务。

老城不能再拆。将传统胡同、历史街巷、传统地名、历史名园、革命史迹、老字号等纳入首都功能核心区保护对象。逐步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践行老城不能再拆的保护理念。

大力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结合内环路打造、道路林荫化改造、文化探访路建设,加强首都功能核心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大力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持续推进文物、历史建筑腾退保护。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

老城不再长高、胡同不再拓宽。实施严格的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及街巷风貌管控,让老城不再长高、胡同不再拓宽。

持续推动街区保护更新。加强景观视廊保护与营造,持续推动街区保护更新和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让古都风韵成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风貌基调。

多年来,泛华集团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领跑者,始终聚焦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领域,在上百个城市落地实践。在北京地区曾经完成北京坊、空军机关百子湾经济适用住房、北京西城广外街道0条背街小巷、朝阳区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安全部西苑号院老旧小区等多个历史文化区、背街小巷与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并荣获北京市长城杯等诸多荣誉,在全国多地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实践。

面对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困境,泛华集团创造性的把系统规划的方法运用到旧城改造实践中,注重规划引领、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文化传承,通过差别定位,战略承接、模式创新,产城融合、引领升级等多元目标与战略整合,实现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最大化价值。

实践盘点

旧城改造创新模式促进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泛华观点

数字引领创意驱动——创变城市更新的老旧厂区改造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家和首都发展的关键阶段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年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新版总体规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扣住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开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改革探索。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法定蓝图,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在规划实施中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发扬工匠精神,精心组织实施,稳步推进,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本次规划是在一个大的区域视角下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泛华集团也将持续致力于城市更新与复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MORE-更多往期精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