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启运,集瑞基开,千岛湖下有双城
北京好看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314/8744649.html 上次抚仙湖古城(点这里传送抚仙湖)没有摸到,有些失望,这次千岛湖水下双城可是实打实,真真切切的了。 清明假期,走了趟千岛湖古文明探险潜水之旅。往常潜水回来,心情都会高兴好一阵,这次千岛湖归来,心情反而有些沉重,在这里跟大家一一分享。 目前最好的消息就是普吉岛大概率会开放疫苗接种者入境,如果回国不隔离的话就可以考虑了,不过下半年又不是斯米兰开放的季节,唉...估计今年还是够呛啊。虽然已经知道国内潜水环境实在......但还是憋不住,千挑万选,这次来到了千岛湖古村探险,总的来说,还是有些小惊喜的。 地理: 千岛湖作为国内比较知名的景点,相信不需要多介绍了,坐落杭州西南多公里,大大小小0多个岛,环湖一周差不多也是多公里。全国各地可以以杭州作为中转,火车,开车,大巴都很方便到达。北京过去的话,南站每天一班高铁,上午11点发车,5个多小时,回来是下午5点半的。 车站不大,北京往返还是蛮方便的。 刚下火车就能看到这个小镇子,可以吃饭,也有一嗨租车和神州租车,很方便 走出车站,出着太阳,下着雨,气候湿润,颇为舒服。 作为国内知名景点,气候什么的就不过多浪费篇幅了,不过清明这一周确实阴雨连绵,只有一天看到了太阳。 标记了一下潜水相关的重要地点,放大可以看到东北角是高铁站,狮城和贺城是千岛湖水下最大的两个古城,但是现在被保护起来,不能随便去的,目前常去且没有限制的潜点是下边中间的许源乡古村。 环湖周边都是一些公园,漂流,冒险乐园什么的,还有专门的环湖自行车道。需要说的是北边的路坑洼不平,南边的就好很多,如果不环湖的话,尽量选择湖南边的路走。 新淳安县城: 从高铁站开车半小时左右就到了淳安县城,正好赶上在千岛湖广场举办茶叶博览会 茶博会上的炒茶机 小县城不大,但夜晚霓虹倒影在湖面,看起来却觉得像个大都市。 从县城的小区建筑,城市绿化来看,一点儿都不像一个小县城。汽车基本人行横道都主动礼让,感觉比北京都文明多了。 新安路北边的几家餐厅都不错的,消费水平也不低,大众点评搜一下就知道。这几家平时没什么人,清明假期那2-3天门口基本都是排队的。最右边的是千岛湖有机大鱼头,当地特色,基本每家都做的,一盆,味道还可以。 千岛湖周边: 千岛湖周边有很多可玩的项目,公园,冒险乐园,古村观光,漂流,自行车骑行等等。即便在风景好的地方沿湖走走也是很惬意的。 潜水每天往返都会路过一个观景台,旁边有个吊桥。 沿桥走过去,有棵大树,紧挨着一个跨岛的灯塔,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跨岛的悬梯关闭了。 一周基本都是阴雨天,没有什么颜色,否则应该会更好看。 沿着一个观景台的楼梯往下,宽阔的湖面就展现开来了。 潜点: 终于来到了重点,来看看潜水怎么样吧。首先想说的是,如果你潜惯了大蓝水,特别是以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话,你会很不适应(我就是)。湖潜,淡水的能见度和水温都不可能让你感到舒适,甚至限制你水下的发挥。这里也想劝退一下五十潜内,且没有干衣使用经验的潜友们,相信我,来这里你们不会有乐趣的,即便你是特别喜欢这种历史文化味道的潜水。 可以清楚的看到averagetemperature是多少了吗?17?不用想了,基本15米以下都是12.3度了,然而绝大部分看的东西都是25米以下的,所以你将长期处于12度左右的水温。大家可以参考我的装备来选择,我是贴身穿了NikePro,然后加上Santi的底衣,基本25-30分钟后就会觉得有点冷了。头套和手套是必备的。 至于能见度,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为最佳,好的时候可以有5米。差的时候呢,就是第一潜checkdive的时候,一下去就丢了。。。当时我们3个人,下去都开着手电,我前边大概1米用手电照着可以看到潜伴的蛙鞋,眼看着他踢了一下,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了...... 由于狮城和贺城比较深,前者50,后者70,已经超出了休闲潜水的范畴,再加上被保护的原因,已经不能随便去了。但后边我也会有较多的篇幅来介绍,也有视频和图片。先来看看我们这次的潜点,许源乡古村,在上边的地图也已经标识了大概位置。 这个图是过去县志的一个记载,里边明确的可以看到当时村子的情景和分布。村落的建设可以看出,依河两岸,过去人们崇尚的仁智礼义信为代表的房屋建设。主要围绕着3个建筑作为潜点,分别是万荣桥(大概位置应该是绿屋左边的桥),余庆堂(绿屋右边),一本堂(余庆堂右边),其他的基本已经损毁。 万荣桥 是一座石头修葺的两铰下拱桥,桥面深度在33米左右,桥底37米左右,当然根据季节水深略有变化,桥的大概参数如下图。 图丑,意思表达清楚的我又来啦 从视频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桥是明朝万历巳丑年,徐氏鼎建,因为只能插入3个视频,还要留给后边内容用,所以另一面字的视频就不放在这里了。对面也有题字,是民国时期修缮过。 钟灵启运的意思是:大地钟灵,文明启运。华堂集瑞,富有基开。有基建开工顺利吉祥的寓意。 余庆堂,一本堂 从县志地图上看,余庆堂至少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可从残骸上看,已经没有一本堂大,保存也不完整。 房顶已是破梁残瓦,房顶深度在22米左右。 另一个屋子瓦片保存的多些,但也都是松动的。 从木梁雕刻装饰来看,余庆堂确实有大户风范特别是正门的石雕。 来一个近一点的特写,不知道这个雕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余庆堂正门有个石雕牌匾,写着风屏水带,也是许源古村潜点里比较重要的标志物。 知道你们就会说拍的不清楚,我也没办法啊,这能见度,你也懂的。幸好还有视频 在地上发现了这个,应该是个石头的门槛,到底的深度大约30米左右,所以估计余庆堂高约8米,应该是个两层的建筑。 山屏水带旁边的石雕,应该是个狮子或者镇宅兽之类的。 狮子再往下有个佛教万字的石雕。 来个近一点的特写。 凑个热闹,跟小万合个影。 塌了一半的屋子。 一本堂这边有个做饭的灶台,已经破了一半,能看出来吧。 房梁上的女性木雕,不知道是什么寓意。 在一本堂外边有4-5个石槽,应该是当时喂马喂牛用的。 来个近一点的特写。 升水后的景色大概是这样的,整个许源村就在大桥附近的下方。 旁边有个皮划艇训练队,白天很多运动员在湖面上训练,还有比赛,一直能划到里边2-3公里处。 来这边潜水,干衣,底衣,头套,手套,手电,高氧,都是必备的,不要怕麻烦,保暖很重要。要小心不要踢起泥沙,一旦踢起来这趟能见度就废了,本来就只有4-5米,这还是最好的时候。注意不要碰到古建筑,我尝试用手指轻触一些木梁和瓦片,发现都是松动的,中性差的话就不要想钻来钻去的,一旦坍塌是非常危险的。也破坏了这个遗迹,千年遗产不易,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 总得来说这次潜水就到这了(说好的水下双城呢?),哈哈,别着急,下边是水下双城及历史人文的东西,有兴趣的可以继续看,止步于休闲潜水的到这就可以了,因为双城深度较大,也被管制了,不容易去,对技术要求也较高。下边更多的是历史人文的内容,潜水相关较少,没兴趣也不用浪费时间在下边的内容。只不过我个人比较有兴趣,引用了一些网上找的资料,也占了大量篇幅。 双城这么深,给使劲往上拉啊! ------------------------------------------------------------------ ------------------------------------------------------------------ 华丽的双城分割线 历史人文: 贺城 原淳安县县城,也叫淳安古城。最初建于东汉建安13年,公元年(没看错,汉朝开始建的)。东汉的新都郡、西晋的新安郡、隋代的遂安郡,郡治都在贺城。自古以来就是浙西重镇。自古经济富强,文化鼎盛。 建安十四年(公元年),贺齐即在灵岩山(今龙山)之麓兴建新都郡城(始新县城)。所以,淳安古城又称贺城。开始,范围较小,仅在天镜山一带,贺城周围二里二百二十五步,有城廓,分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郡府,外城为市井和兵营。因齐是具有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当时的条件下,仅花了一年多时间,郡城就初具规模,成为当时六县之冠。由此可见贺城是以贺齐将军姓氏命名,而且在当时颇具规模,也为今后的贺城发展奠定了基础。 贺齐兴建郡城初具规模不久,因余杭民郎稚叛乱,集聚数千人,建安十六年(公元),齐即奉命出征。续建郡城的任务,就落在后任职官身上。据清《光绪淳安县志》载:自建安十三年设新都郡起,历经晋、南朝宋齐梁陈,至唐武后神功元年(公元),郡城迁往建德梅城止,贺城为郡址长达年,曾四易郡名,即三国时为新都郡,晋太康元年改新安郡,隋仁寿三年改睦州郡,隋大业元年改遂安郡,唐武德四年复为睦州郡。在这多年中,贺齐的后任都为续建郡城出过大力,点缀了新安山水,孕育了新安文化。只是唐以前县无志书,省图经又不全载,仅能从《嘉靖淳安县志》中只记载晋邵坦、洪纂、唐陈明府三人,且无事迹。只能从“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去发现。比如:民间传说贺齐是为民救火而死,临终嘱咐后任,一要搞好水利,发展稻作;二要就地取材,改干栏居为泥墙石瓦屋;三要淳化庶民,知礼循规;四要不移余力续建郡城。所以才有后来邵坦带领九子战洪水,开河筑坝,九子被洪水卷走,邵坦也劳累而亡。玉帝封他乌龙王。邵坦创造了利用新安江落差,开河引水灌溉两岸洲田,惠及邻郡富春,所以梅城也有乌龙王庙。有的野史说,西晋郡守洪纂,丹阳人,系尚书洪绍之子,在京为官多年,后任新安守,建庙筑塔,重视山川治理、人文景观,至老解职时,因恋新安山水,留居西隅。就连晋昭明太子也在虎石岩隐居,南朝宋宰相齐丘在蔗山建石室读书。梁天监间,郡守任,山东寿光人,治理山河。名士沈约就有咏新安山水诗句:“洞彻随深浅,蛟镜无冬春。千仞泻乔树,百丈见游鳞……”年老定居五龙桥任家堪,筑昌亭纪念许由,以示清高。 至唐贞观、开元盛世,贺城建设更加瑰丽,新安山水名扬海内,引诗人墨客来游,李白的“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乌度屏风里……”就是赞美新安山水的写照。 宋朝,是贺城建城以来的转折点。一是郡城迁往梅城,雉山县从西隅陆家埠迁入贺城;二是经过方腊起义,统治阶级感到人文教育更显重要,为加强治理,县名曾四次改名;还淳、清溪、淳化、淳安,要求淳朴安宁。皇帝推崇孔子,尊循儒学,并遣有识之士莅任牧民,培育人才。仅据《嘉靖县志》的不完全记载,宋代淳安知县26人中,就有9人兴建重修过孔庙、儒学和书院。两宋经过余年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淳安考中进士的就达人。其中宁宗的嘉定、理宗的淳度宗的咸淳,每科淳安考中进士都有5至7人,最高是咸淳4年中进士多达13人。其中“百里三状元”,使淳安成为“两浙望县,严陵首邑。” 元朝末年,贺城毁于兵燹。明洪武年间重新修筑。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年),淳安知县海瑞为古城修建6座城门,分别是:澄清门、振德门、还淳门、环翠门、孝义门、巩安门。并建起城楼,以加强辽望。 据清康熙淳安县志记载贺城“东面濠上,西面临谷,南枕新安江,北连冈阜。” 但是在年的贺城地图上,已不见贺城的城墙。应该是建国初期被毁掉了。 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开始蓄水。全城连同27个乡镇、0多个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没。由于当时正逢“大跃进”时期,盲目建设并未给贺城太多迁移准备,大部分物品并未能及时带出,只能随着这座千年古建筑群黯然毁于湖底,自此千年文明毁于一旦。 狮城 是原遂安县(年与淳安合并)的县城,因坐落在五狮山得名。地处浙江西部现在千岛湖至姜家航道的遂安列岛与婺头尖之间,距姜家5公里。原来的县城在安定里木连村溪北(今淳安县汾口镇仙居、童家坞一带),唐武德四年(公元年),遂安县治由木连村溪北迁五狮山下,就是后来的狮城。 明万历壬子《遂安县志》载:“婺峰环其前,五狮拥其后,襟带五强,龙渡诸溪,肘臂六星,文昌诸阁,虽不通大驿,实严胜壤也。” 讽刺的是,年当地政府跟房地产商合作复刻了狮城的一部分,现在弄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儿,里边的仿古建筑作为住宅对外售卖。 景点外停车场处的几个重要时间点解读,景区门票不便宜呢,80元。 看到这个我心说,早干嘛去了。 年10月,当时的电力工业部建设新安江水电站,选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铜官。年4月30日,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后来的淳安县,29万人离乡移居。 狮城在明代初年设立,辖东南、西北两里。清宣统二年,施行城镇乡自治制,城内及附城统称城区。民国17年施行村里制,城内为二里。民国21年,废村里制,设为建置镇。初名狮山镇,解放初称狮城镇。年有城镇居民户人。 复刻狮城的地图,整体风格看起来虽然古香古色,但右下角有个spa是什么鬼? 在景区外边走了一圈,基本能看到大概的样子,都是两层的小楼。 这个应该是瀛山书院的后面,瀛山书院现在是个饭馆了。。。 狮城有五座城门,即东门(兴文门)、南门(向明门)、小西门(康阜门)、大西门(靖武门)、北门(拱极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楼顶覆盖巨块石板,四面砌之以砖,两侧开拱门,骑在城墙上。城墙西北角及北半段循山而筑,地势高峻,尤为壮观。城内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直街、横街等主要街道。东街、北街与直街交会处为县署门前广场,最为热闹。 狮城内主要有王、姚、余、方、胡、汪、黄等姓族聚居。狮城作为古徽婺一隅,也深受徽商和徽州文化的影响,能工巧匠无数,人文古迹很多。北门有西庙,南门有城隍庙,直街西首有三圣庙,小西门烈桥头有康王庙,大西门内儒学前有孔庙和东岳庙,规模都比较大。还建有多处节孝、功名、功德坊和各姓族宗祠等。牌坊基本也都是仁义礼智信,歌功颂德的宣传,最出名的节孝坊就是表扬姚姓族妻王氏的。 就是这个了,是复刻狮城里边最大的牌坊,也是目前水下唯一立着的牌坊。稍后有视频和细节图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 牌坊作为狮城最有特色的建筑,每个牌坊也有自己的故事,据说狮城原址有25个牌坊,目前幸存的只有节孝坊了,在复刻的文渊狮城只有7个,篇幅太长,捡重点的给大家介绍两个。 正面 背面 之所以称之为文渊狮城,是因为据统计有近百人考取了功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这个詹骙,在宋嘉定年间考取状元,后来被任命龙图阁学士,官居二品。 门口小博物馆里的县志地图,可以看出来当时大概的位置。 来都来了,80块钱肯定给花的,里边弄的古香古色,配合着阴雨天,因为已经过了清明假期,人也不多,回想着这段历史,也别有一番滋味。 可是走着走着看见路边两侧的现代商铺,怎么觉得这么别扭。 江南水乡扫地僧。 硬货来了,走到头,最大的节孝坊。乾隆爷表彰姚氏妻王氏,守寡50年未嫁,继续照顾婆婆的故事。想想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各种快餐爱情,这应该是值得歌颂吗? 一些细节。 官方正解。 就不一一展示了,基本都是歌功颂德的故事,不过石雕确实很精美,也都是对应寓意的雕刻展示。大部分牌坊以明清时期流传的故事为主。 瀛山饭店。 博物馆的旧照片,依稀能够看见牌坊的模样,应该就是这帮“坏人”亲手毁了的。 那时的书院不是饭馆。 目测比例城墙应该有8-10米。 历朝历代功名榜,宋朝不愧为重文轻武,占了一半。 县志地图,大概能看出当时周边的地形和当时城里的布局。 看了半天假货了,给坚持看到这里的潜友们来点真的狮城。 石雕还是挺精美的。 是不是有点阴森的感觉?会不会有当时没散的阴气呢? 最后送个大片,素材都是当地朋友提供的,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对比一下和复刻狮城是否一样。 浏览完新的文渊狮城,回想起水下的残骸,牌楼上的故事,名字,功名科举,新安江,大跃进。从汉朝建立,唐宋间兴盛,元朝被毁修复,明清佳话流传,民国修葺,建国后摧枯拉朽,付之一湮。仿佛历历在目,脑畔一一回顾,洋洋洒洒余字,感慨万千,此时正是: 寒食微风袅残烟, 盘转山屏水带间。 万户离家归不得, 悠悠追忆一千年。 喜欢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ahgc/9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的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