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诗礼之地,历代文人留下名篇佳作,这也是文房四宝中徽墨歙砚的故乡,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10月12日,“家在江南”主题参访团一行走进安徽黄山市,这里的牌坊、祠堂、古城、老街、徽墨……犹如一粒粒沧海遗珠,无不让人领略到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历史沧桑的人文风情。图说:棠樾牌坊群。赵菊玲摄棠樾牌坊见证徽商传奇黄山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文化中心,也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徽州文化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歙县,被誉为“牌坊之乡”,棠樾村的牌坊群,则为徽州牌坊中的代表,雄伟壮观,全国罕见。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徘徊在牌坊群下,仰望这一座座气势恢宏、雕刻精细的古牌坊,抚摸这历史留下的烙印,《红楼梦》等影视剧中熟悉的场景便浮现于脑海,令人感慨万千。在牌坊群周围还伴有古祠堂、古民居等,这些保存完好的牌坊祠堂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图说:徽州府衙正堂。赵菊玲摄徽州古城还原府衙建筑徽州古城是古徽州府治所在,而徽州府衙又是徽州府的标志。徽州府衙以中轴线式布局,把古城的城墙、牌坊、谯楼、钟楼等连成线,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格局,是全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之一。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筑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而府衙修复工程也曾夺得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走进徽州府衙,仿佛穿越了一般,看到了旧日官员开堂秉公办案的场景。屯溪老街规范徽派建筑徽商造就的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汇集了南宋、明、清古老的建筑多栋,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是古徽州的商业重镇,也是古徽州的文化重镇,更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漫步街上,你会发现建筑之美,也会透过建筑看到历史的痕迹。图说:墨厂匠人在给徽墨描金。赵菊玲摄胡开文墨遵循古法制墨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胡开文墨是徽墨的杰出代表,多年来,胡开文墨一直遵循点烟、和料、杵捣、制墨、描金、晾墨等十余道古法制墨工序,恪守传统配料和工艺,生产出来的胡开文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新民晚报记者赵菊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1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