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不仅是南京的一张名片,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每个老南京人,内心都有浓厚的城墙情结。明城墙代表着南京的文化特色,承载着南京人独有的精神。#金陵冬日序#

“回听六百苍桑史,多少枭雄瓦砾中”。不上城墙不知道城墙的雄伟,站在明城墙脚下往上看时便可感受到这项工程的巨大,不得不感叹于古代建造者的伟大。

明城墙是南京最雄伟壮阔的步行路线,也最具有现代和历史的融合,人们从中可以尽情感受金陵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廓四重城墙构成。其中,南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亘达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是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布局严整、构造独特,城门设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后因某些原因被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玄武湖边的台城,这是明城墙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是明城墙的精华部分,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条线路,集中体现南京“山水城林”的特色。这一带已多了一道台菱堤,泛舟湖上,该堤如长虹卧波与钟山融为一体,尤其一到秋日,堤上的榉树由绿泛黄而红,犹如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与远处层林尽染的紫金山相映成趣。“山映斜阳天接水”,“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诗中的意境在此得到了完美体现。

南京也在建设南京城墙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南京城墙博物馆以尊重古城墙为原则,寻求历史文物与当代博物馆之间的对话与平衡,分为地上、地下结构,高度严格控制,靠近城墙的地方不超过7米,最高地方不超过12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1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