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河北工人报」

熟悉《神雕侠侣》的朋友,想必对金庸先生描写的“襄阳保卫战”印象深刻。如今,金戈铁马声已远,而历经战火纷乱的城墙依旧巍然挺立,守护着这座城。

不过,国内目前像襄阳这种现代都市主城区仍保留城墙的城市不足20个,保存完整的不到10个。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城垣建筑,10省14座拥有明清城墙的城市“捆绑申遗”,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南京城墙: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是现存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都城城墙,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城垣”。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精心谋划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自年开始,动员数百万劳众,历时28年,于年建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的明代都城城墙。

今天,我们所说的“南京城墙”多是指京城,而宫城、皇城和外郭只有部分遗迹尚存。京城周长达35.公里(现存约25公里),设有13座城门,城墙内外全部用砖石砌筑,据学者统计约耗费3.8亿块城砖。为了保证城砖的规格和质量,朝廷建立了一套极为严苛的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烧制环节采用了“物勒工名”制度,上至官员下至工匠,都要在砖上留下名字。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烧造出“敲之无声,断之无孔”的城砖,建成了“高坚甲于海内”的南京城墙。走过多年的岁月风霜,南京城墙依旧坚不可摧,而它也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回望过去,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中国最美丽的古城墙

凤阳明中都,为明代早期营建的国家级都城之一,于洪武二年(年)下令建造,历时6年几近建成后遭弃置。

如今,这座“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明中都仅存皇城午门、西华门及两段城墙,但规模宏大,仍然十分壮观。中都皇城城墙,始筑于洪武五年(年),至洪武六年(年)建成,是明初兴建、唯一保存至今的宫城城墙。城墙现存1.1公里,登临其上,依稀还能感受当年的宏伟气势。尽管明中都建造中途被废弃,但其规划布局,比如城墙围合空间内的中轴线空间序列,以及“左祖右社”、郊坛制度和建筑形制等,为后来南京都城宫殿和北京都城建设提供了蓝本。

宣化城墙:独有的“镇城”城墙

古城宣化,“京西第一府”,是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因长城而建,是长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明代长城九边军镇的代表。这里也曾是一座王城,明朝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朴穗即驻藩于此。宣化因此成为申遗城市中唯一的“镇藩合一”类型城市,其城墙更是填补了“镇城”序列之缺。现存宣化城墙,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年),周长12.12公里,呈正方形,墙体高大厚重,城防设施完备森严。饱经风蚀,战损,岁月的冲刷,城墙早已斑驳,点点历史印记却隐藏其中,讲述“明代长城九镇之首”的沧桑变迁。

襄阳城墙:“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墙,始建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年),宋时将土城改筑为砖城。明洪武元年(年),湖广行省平章邓愈在毁于元末的襄阳城旧址上进行重建,奠定古城的基本格局。现存城墙平面近方形,全长约7.3公里。原有的6座古城门,今存3座,分别为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长门震华。临江而筑的城墙,北面凭汉江天堑,东、南、西三面被人工开挖的护城河环绕。这条护城河,经历代疏浚,不断拓宽,最宽处达米,平均宽度米,成为亚洲最宽护城河。宽阔的护城河,与坚固的城墙一起,构筑了襄阳城这座“华夏第一城池”,其易守难攻之势,也为古城赢来“铁打的襄阳”之名。没有了战事的喧嚣,这座古城重现盎然生机,而城墙就如同一位老者,注视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兴城城墙:中国唯一一座方形卫城

兴城,位于渤海之滨、辽东湾西岸,是明清时期北方军事要塞,时称“宁远”。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兀良哈部落的袭扰,明宣德三年(年),镇守在此的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督造了“宁远卫城”。兴城城墙,平面略呈正方形,是明清城墙中唯一现存的方形卫城。城墙外墙以青砖包砌,内壁采用不规则的毛石砌筑,避免中间所筑的夯土松动,使城墙更加坚固。天启四年(年),明军守将袁崇焕镇守宁远城,为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进攻,奉旨修缮宁远城,耗时两年,使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同时,在城墙四角增筑角台,设有炮台用于作战时架设红夷大炮。而后,袁崇焕率领军民,凭坚城利炮击退后金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让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又延续了近二十年。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古城之上,似乎仍能感受到数百年前的历史硝烟。

荆州城墙: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荆州城墙,始筑于三国时期,初为土城。后经历代维修或重建,现存城墙为明清时期修筑,内筑夯土,外包青砖,全长11.28公里。作为古代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荆州城墙除坚固的墙体和瓮城外,还设置了“藏兵洞”。现存藏兵洞5座,外观形似马面,洞内有望哨,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抵御攀城之敌。“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应对肆虐的洪水,城墙上做了一些特别设计。在唯一的水门“公安门”,除了在城门后设置闸槽,还在城台上方修了“天井”。当水患来袭,关上厚重的城门,在闸槽上安装闸板,从天井往下填土,便能使城门更加坚固。荆州城墙,墙体、城门、堞垛、敌楼、马面等均保存较好,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府城级城墙,有“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之美誉。

正定城墙:三关雄镇

正定,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是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正定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而扩建为土城。明正统十四年(年)扩建,隆庆五年(年)改为砖城。城墙平面呈“官帽”形,是北方城墙中对风水学说考虑最为突出的一例。现存城墙约8.3公里,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

与常见的两道城门的古城墙不同,正定城墙的每座城门均设里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从这样的特殊形制,就可见古城正定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据《国家人文历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ztgc/1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