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腔调,不为迎合古镇古村旅游规划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日趋强烈,人人皆有桃源梦。古镇古村作为独特人文内涵与景观形态的结合体,顺应旅游休闲发展的大趋势,以如火如荼之势兴起。但是与此同时,古镇古村风貌保护弱化、传统文化发展异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并日趋严峻。如何完整保存古镇古村的传统风貌、延续地域传统文化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讨和解决的议题。奇创旅游规划团队在云南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宏文村规划设计中,对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力探索。 1 云南省丽江市三股水景区概况 宏文村是一个依山傍水而居的典型纳西族聚居村落,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区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古时茶马古道四通八达穿村而过,又有三条水流将村子分割成三个村寨,故而得名“三股水。目前景区以观光为主,产品单一,体验性一般,周边已有大量成熟且知名景区,现状竞争力不足。空间上人流、车流导向不明确,景区缺乏良好的通达性。景区内大部分古建传统民居需要修缮,且脱离在地性传统文化。但景区拥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以及包括纳西民族和马帮互市等多样化的文化底蕴,提升潜力较大。 2 三股水景区提升“核心诉求” (1)文化如何赋能景区,做好“建筑+”与“+旅游”的文章,形成核心吸引力与提高竞争门槛? (2)空间如何梳理,优化动线,实现景区标配的功能性? (3)资源如何整合再利用,打造因地制宜的产品体系,增加游客体验性,塑造项目核心吸引力? 3 如何解决 以建筑为依托,文化赋能景区 项目位于金沙江畔,景区内包含唯一一个具有规模的古村落,文化底蕴丰厚。但是项目现状完全架空于景区资源本底,产品单一,仅以观光为主,现状古村落环境渐呈颓势。 建筑,土地最忠实的记忆载体;民居,一个族文化最独特的符号,承载着最珍贵的民俗。三股水景区的古村落,民风淳朴、与世隔绝,历经百年的老式传统民居完整保存,古朴、沧桑的风貌令人着迷。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周边的了解,不难发现宏文村依山傍水,是金沙江畔最具规模的古村落,集聚了古村落旅游的最大优势。因此,项目构思以丽江古城为出发点,形成“古城——古镇——古村”的文化脉络,以修旧如旧为设计理念对宏文村进行改造。修旧如旧的古村落是对历史的致敬,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是对传统的保留。 项目改造中坚持“保护性开发,地域性创新”的理念,优先注重保护三股水具有历史特色的村落环境和风景良好的自然空间格局。在文化的引领下,彰显建筑特色;以建筑为载体,实现旅游功能的优化,同时通过文化在建筑上的应用,实现修旧如旧,打造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在改造中,我们从元素提取和解读乡土两方面出发。 元素提取 提取纳西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乡土风情以及手工痕迹,采用现代手法在设计内容上,弘扬茶马文化和纳西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出纳西民族对自然的崇拜等,突出古村的文化特性。 解读乡土 在挖掘和继承地域纳西乡土文化的同时,以现代的设计语汇和审美要求,去解读乡土,优先注重保护三谷水具有历史特色的村落环境和风景良好的自然空间格局,创造符合传统又有局部创新的古村新景观。 古村民居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水格局,设计通过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及场所精神,保护珍贵的村落山水格局,将村民文化发生的结晶融入建筑,从而促进乡村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游客提供乡村生活体验与自然风景体验游线,能有效地传达传统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 空间梳理,优化动线 景区现状游线混乱,人流、车流导向不明确,整个景区缺乏良好的通达性,缺乏作为景区最基本的标配功能。 在挖掘和继承地域纳西乡土文化中,历史中的茶马古道穿插于整个景区,形成天然的游线。通过对景区现状的资源梳理,发现景区内不仅拥有古村落,还拥有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通过实地考察每块土地的基本素质再结合对整个景区的考量,我们将茶马古道作为整个景区的游览动线,串联起三个片区。重新梳理规划景区游线,强调空间划分与景区标识性,避免同质化。 空间结构 ·以游客服务中心的改造为例,进行空间梳理 现状的游客服务中心杂乱破败,地处公路边,但却缺乏最关键的景观标识作用。虽然作为整个景区初始的起点,但是没有结合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缺乏设计感。此外,广场坑洼车辆随意停放,缺乏明确的空间划分与人流、车流的引导。 在改造中,首先对入口的广场进行设计,使其有标志作用,能够成为游客的记忆点。其次,对于游客服务中心进行整体设计,梳理内部空间流线,最大化利用景观优势,提升观景平台品质;同时设计新的外观,与广场及周围环境形成三股水景区的新标志,同时也可作为旅游景区的网红打卡地。 游客服务中心造型的灵感来源于游客服务中心背后的自然景观,创造出与山峦起伏的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建筑外观。在不新增建筑占地面积的前提下,以原有体块为基础,形成流畅的折线,加入传统柱廊、悬鱼、瓦楞房等纳西族建筑元素,使建筑更具在地性。在空间上,观景平台、入口接待与展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观景平台正对金沙江与连绵起伏的山峦,拥有良好的采光与开阔的视野。 游客服务中心效果图 形体推演 空间流线 纳西民族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崇拜与图腾信仰,为满足周边丰富的游客需求,我们将打造一个兼具生命力和纳西民族风情的标识性景观入口广场。“以内涵塑造意境,以意境表现文化”,采用纳西当地极具表现力的民族元素,呈现纳西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聪慧,引发来往游客对“少数民族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入口广场效果图 资源整合,丰富产品体系 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奇创旅游规划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都依据市场仔细布局开发。 针对古村落旅游开发,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开发的产品体系,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突出景区资源特色与市场的对接,不断扩大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本次项目中将山、林、水、田、马帮、纳西、茶马古道融为一体,聚集优势,应对大市场的需求,将三谷水景区构建成一个复合型的度假旅游景区,而主题特色、功能体系、旅游服务、旅游要素则共同支撑起这个景区的发展,缺一不可。 结合景区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打造核心景观区 村边的大片的梯田区,作为美颜稻田,不仅有优美的稻田美景,还可以在稻田里摄影和休憩。在稻田里加入美颜稻田、家庭农庄、牧场等产品,打造有着观景及体验活动的田园风光。 深入挖掘纳西民族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产品体系 开展茶马互市,利用互市“以物易物”的特点,以最原始的交易模式不仅可以体验前人走过的路,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集市中可以享受淘宝的乐趣。 以纳西族祭祀祈福的民俗为基底,举办庙会、祭典、对歌、摔跤等具有当地风情的活动,游客和当地村民相互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民族特色。 丰富产品体系,现有景区向旅游度假目的地转型 深入分析景区的目标客群,应对大市场的需求,从主题特色、功能体系、旅游服务、旅游要素将三谷水景区构建成一个复合型的度假旅游景区。避免与周边景区产生同质化,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结语 古镇古村的旅游开发与景区提升更应该因地制宜、精准谋划。以其原始建筑景观和人文风貌为核心吸引物,向游客展示最传统的民俗文化元素。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留传统生活方式和自然居住形态。既要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又不能破坏当地的人文脉络和生活习惯。将古镇古村的旅游发展成生活体验式的旅游,不为迎合外来游客而改变自身气质,而是凭借和发挥自身独特气质和传统生活方式,吸引企业进驻,吸引文化旅游者和文艺爱好者到访甚至长期居住,共同参与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发展。 本文为奇创旅游规划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奇创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内容 奇创智慧旅游集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7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丰香山古镇旅游综合体项目总体规划初稿汇
- 下一篇文章: 连江定海古城旅游片区规划公布,打造俯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