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柘皋古镇旅游规划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古镇旅游总体规划的思考 1.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准确定位柘皋旅游的业态 古镇旅游设计需要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打造让游客舒适满意的旅行体验。旅游者对旅游线路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时间省,路径短,价格低,景点内容丰富。根据其它古镇目前的客流状况来看,旅客主要以中青年为主,旅游需求以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聚会为主。在分析游客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柘皋镇定位古镇旅游发展的基本框架和业态,设计出适合不同类人群的景点和游玩项目,既能让时间紧凑的旅客可以当日往返,也能让时间充裕的旅客有留下来的理由。 2.水陆多点联动,构建起充实有趣的旅游网络 柘皋镇旅游可分为三大板块,古镇景区,绿色湿地,乡村风光。可以通过水上游线和陆上游线串联起各个景点,多点联动,在动线设计上尽量做到没有障碍、移动迅速且体验舒适,让不同类型的景点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构建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交通便利的旅游网络。 3.独一无二,打造独具特色的古镇文化旅游 近几年来,古镇旅游设计形式趋同,即使设计精巧,也很难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更何况柘皋镇周边古镇甚多,名气大者也不在少数。因此想让柘皋镇脱颖而出,旅游规划必须要突出特色,让柘皋有噱头、有讲头、有看头,做到四季有看点,早晚有亮点,“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打造特色除了要在硬件条件上下足功夫外,还需要发挥柘皋镇历史文化背景优势,通过对各个旅游节点故事性的设计,将特色文化融入景点之中,并通过多渠道宣传,让游客了解本地历史文化背景,例如将“玉栏桥”、“李鸿章当铺”发生的故事改编成剧目或漫画,通古达今,弘扬知恩图报的文化精神,形成专属于柘皋古镇的文化记忆。 民俗馆 二、古镇旅游发展策略的思考 1.科学布局景点间距架构 “一条好的旅游线路就好比一首成功的交响乐,有时是跌宕激昂的旋律,有时是平缓的过渡。” 以此为鉴,柘皋景区的布置可以如下参考:以入口的景观开始作铺垫,从迂回的小道缓步进入景区,整个游览线路中既穿插供人欣赏的景色,也包含展览馆、民俗馆等内容性强的景点;既有民俗类的展馆,也有人文类的纪念馆。最后可以在景区出口处设置具有强烈文化特色标签的专卖店,景区出口设置缓冲区,让游客在游览结束时并不感到突兀。 景点间距离要适中,数量要适宜,顺序要科学,避免走重复路线,景点特色差异突出,序幕—发展—高潮—尾声,安排合理,张弛有度,给人移步易景,有发现隐藏亮点的乐趣。 柘皋镇游线可分为陆上和水上两个部分。陆上游线囊括老药铺、弹棉花店、老豆腐坊、百年银店、李鸿章当铺等景点。互动体验式景点可以增添游线的趣味性和融入感,在李鸿章当铺内除了可设置蜡像还原当铺场景外,也可设计互动体验式当铺,请真人扮演当铺司理、朝奉、票台等角色,为游客典当低价值的小物品,赠送景区范围内购物代金券等,让游客体验当铺的同时,带动景区内消费。水上游线可配合沿河景点介绍,随船配备多语言电子导游解说,让游客在游览景致的同时,对各个景点有大体了解,从不同的视角游览景区,“过船闸”,“船上餐饮”等特色项目都可以作为游线上的亮点打造。 2.系统设计景区软硬环境 在当代古镇建设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同点,就是设计的系统化。“设计是一种无言的服务”,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和细节管理,可以实现整个景区系统性的功能,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从硬环境角度看,可以将基础设施设计成统一风格。例如,结合柘皋镇建筑风格,融入马头墙、木窗格等元素,将标识牌设计成统一制式。从设计心理学角度来说,统一性和连续性可以提高设施的易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同时根据当地生态系统设计的设施也能更好的融入整体风格,避免过于突兀地存在于景区内。 从软环境角度看,旅游开发涉及环境、建设、文化、应急、综治等多个部门,需要统筹规划,系统协调。可以将各类服务电话写在专门公示牌上,设置于景区各处,以便于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游客能及时求助相关部门,为景区做好后勤保障。 3.创新融合五感设计 旅游景点设计一向以视觉设计为最重要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7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5月份水东组团将出让一宗居住用地含配套
- 下一篇文章: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