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地下有座精绝古城23年前绝密军事
年。一批尘封在美国档案馆中的机密文件被曝光解密,证实美国确实制定过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那是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前夕,4月14日,一份绝密报告,送到美国总统的案头,建议摧毁中国核基地。最终,美国放弃了这个计划。 但是,中国领导人已感到战争的危险气息。决定除原子弹爆炸计划照常进行外,加快建设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基地——洞体,就在重庆涪陵。 重庆涪陵白涛镇,沿着崇山峻岭之间驱车约半小时,才到达代号为“工程”的建峰化工总厂。这是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中的重点项目,是由中央军委决定、周恩来亲自批准兴建的。 一夜之间,荒芜的大山里涌来了2万多工程兵,在乌江边的尖子山上开凿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洞体。从年到年,漫长的15年中,6万多“愚公”不断地挖山,挖出石方达万方,可以筑成1米见方、公里长的石墙。最后,工程总投资达到7.4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多条,最大的一个放置核反应堆的洞跨度达31.2米,有十几层楼房高。 工程只是三线建设多个大中型项目中的一个缩影。就像这个隐秘的洞体一样,三线建设也是一个在神秘面纱笼罩之下的国家巨大建设战略部署。 西南、西北地区的川、贵、云和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三线地区,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在内的中国中西部。 在年至年,国家在中西部投入了.68亿元巨资;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后来都被称为西部的“脊柱”。 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 三线建设之所以艰难,不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缺乏工业交通基础,也因为当时为了备战,刻意追求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的原则。年7月1日,周恩来在接见越南国家计委副主任阮昆时说:工业布局问题,从战争观点看,要设想一、二、三线,不但要摆在平原,也要摆在丘陵地区、山区和后方。工业太集中了,发生战争就不利,分散就比较好。 当时特定环境所采取的“靠山、分散、隐蔽”和进洞的选址原则,给后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不过,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间,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工业化的“加速器”。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工业化奠基时代渐渐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三线已成为距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来源:重庆时报 主办方:重庆时报主编:曾可 编辑:马晶涵 商务合作: qq.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卡介苗bcg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台儿庄古城地下大裂谷二日游398元各
- 下一篇文章: 山西罕见袖珍小城,入选十大魅力古镇,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