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平湖地下埋藏了一座曾一夜消失的千年古
说起庞贝古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公元79年,一次无法预料的火山爆发,整体掩埋了位于意大利的一座古罗马小城——庞贝。年,一个建筑师在挖河的时候发现了庞贝的遗迹,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这座曾被埋在火山灰下的古城,以它多年的历史,完整的诉说着她的文明故事,原版再现了庞贝人的城市面貌和风土人情,为人们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成为全世界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但是,你可知道,在我们平湖这块土地下面,也埋藏着一座古城呢。现在,让我们也走近那段早已被人遗忘了的历史吧。
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现在的嘉兴境内设置了两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当时,平湖地区全部属于海盐县,被称为武原乡。
现在的海盐,仅占据古海盐的西南境,古海盐大概比现在的大出五倍。海盐刚刚置县,县治设在华亭乡(今天上海市金山县的东南境,金山是上海市最古老的地方)。华亭乡境内有座山叫柘山,山上长满了柘树,因此称柘林。柘树叶可以养蚕,用这种树叶养的蚕叫柘蚕,缫出的丝,叫做柘丝。可以想见,在这座宝山旁,其农桑之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好景不长,到了秦末(秦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年),由于地壳运动等多方面的原因,华亭乡在的柘山,突然塌陷为湖,这个湖被称作柘湖。(柘湖面积非常大,古书记载为顷,即平方公里。据说到北宋时,柘湖已经淤塞严重,湖区出现很多沙洲,到南宋以后,海水倒灌,湖面淤积面积增大,变成一大片沼泽,到了清代,湖区变成了平地。)
不久,县治便迁到里外的武原乡,县治即位于现在平湖当湖镇东。
三百多年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年)。这一年,是灾异频繁的一年,据说全国各地发生地震就有16处。三月初的一天,海盐县城所在的武原乡,在经受了一夜暴雨后,凌晨风雨骤停,随着一声巨响,县治所在武原乡一百二十余顷土地轰然下陷丈余深,随之四方大水瞬间涌入,县令王仁芳、县丞何昭亮、县尉郑延龄、主薄崔芳等人,连同家眷、公人、兵丁同时殉难,城内外无数百姓遭灭顶之灾。突然坍塌为湖,政府机构及主要官吏全部葬身湖底,这个以巨大灾难为代价所形成的大湖被称作当湖,现在平湖境内的东湖就是当年当湖的一小部分。这是海盐历史上第二次县治塌陷成湖的记载。当时,海盐康城镇将(相当于现在军分区独立团团长)马庭赛闻讯赶往湖边,看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湖面上到处漂浮着人畜尸体。灾难过后,县衙就临时设在康城,但作为军事基地,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之后,县治再次搬迁。而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当湖的一部分开始枯竭,人们逐渐在这个洼陷的地方堆土,洼地慢慢被填平,此地因此被称为平湖。
岁月流逝,但这座被湮没在湖底的古城,还曾在大旱年间隐约可见。据《后汉书》记载,“案今计偕簿,县之故治,顺帝时陷而为湖,今谓为当湖。大旱湖竭,城郭之处可识”。而《吴地志》也说:王莽改海盐县为展武县,后陷为湖,亢旱水枯,街陌仿佛,湖周四十里。鲁应龙在《闲窗括异志》中的叙述则更为细致:庚子岁夏旱,湖间可以通轨,有鱼舟夜舣(停靠)水浒,遥见有光烛人,意谓必窖藏,遂于中夜掘之,得井砖一片,长六七寸,两首各有方窍相入,两面皆有手掌纹,极细,宛然可见。不知此砖始于何时,窃意当时陶人手法为之耳。儿童争鬻于市,或取以为砚,清润细腻可爱,余尝得之,后为好事者取去。按湖在汉时为县,此井砖当是汉物耳。
了解了我们古当湖的历史,不知当你再一次漫步东湖边的时候,会不会想起我们脚下这座古城呢? 来源:平湖档案、看平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水西关街5月4日开始封闭古城大街东段地
- 下一篇文章: 独克宗古城暗藏三大火患31个新建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