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建筑设计一场有文化的村落改造
村落改造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能够洗上热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洁优美。”村落改造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不但要书写自然生态诗篇,更要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绿维文旅在《金昌金川宁远村景观及建筑设计项目》中,极致运用狭窄室外空间,细致挖掘宁远古城文化,并将文化元素精致融入街巷空间,使项目兼具村落改造和主题景观设计的双重属性,兼顾村民生活和主题旅游的双重功能,具有一定难度和代表性。花巷设计图一项目设计内容项目目前处于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乡村街巷风貌提升:街巷景观、围墙设计及建筑外立面改造意向,形成宁远村乡村风貌气息;二是商业小广场:景区的门户,打造入口形象+完善旅游服务配套;三是原有邮局及遗留建筑改造:建筑改造与功能丰富,包括邮局和一座历史遗留建筑。二项目难点项目地是通往太空小镇的必经之路,连接着火星基地及龙景村等重要旅游资源,是金川旅游通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村庄改造项目。同时街道空间狭小,可作业空间仅道路两侧3m宽的道路,如何在如此狭窄的室外空间兼顾主题旅游和村民生活功能是本次项目设计的难点。三项目亮点宁远堡,曾为宁远堡营,作为兵防,镇守永昌北乡要塞,在四周建筑烽墩。目前,宁远村曾经作为“宁远古城”时的形态已基本消失,但是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民俗演艺活动和历史遗迹。从这些文化遗存中,可以看到曾经的城郭里,农耕文化、戍边文化、商贸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影子。因此,以这些文化线索,设计主题鲜明的巷子,传承宁远记忆,表现宁远风貌。绿维文旅提出,以文化线索提炼出街巷主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活动及民居建筑中寻找表达元素,打造宁远记忆。绿维文旅从文化线索中提取出五大街巷主题,从五大文化提取相关元素进行街巷景观设计,以村庄入口标志、门前小品、休憩设施、花池等来体现主题文化,同时每户各有差异,一户一景。主街城郭文化以城郭为主题,以城郭文化中的边塞、萧关为灵感,提取农耕城墙、烽燧等形象,设计村口形象标志、多种类型街道景观小品。总体布局延续原有村庄空间尺度与形态,首先在尺度上取得新旧统一。立面也充分考虑地区传统风格,做了一定创新,以“拟古而不复古”的原则进行设计,寻找一个中间平衡的风格,能够衔接传统民居与新材料的应用,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平衡,最终形成整体,融合到新一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以村庄入口标志、门前小品、休憩设施、花池等来展现宁远城郭文化。营造村庄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沧桑感。同时每户各有差异,一户一景。豐收巷农耕文化通过谷仓、麦穗、瓜果、草垛等农业耕作形象渲染气氛,使整个街区洋溢丰收的气息。适当布置临街休憩座椅,与自然的街头铺装相映成趣,道路就地取材,以自然石收边,采用复古风格太阳能路灯,构成美观性与实用性和谐统一的乡村街景。以农耕生活的耕作、孕育、收获过程为灵感,提取农耕用具、农作物形象,共设计6种类型门前空间。衛戍巷戍边文化从古代诗句和历史中提取元素,共设计6种类型门前空间。延续和记载宁远堡的戍边文化,歌颂曾经守卫这片土地的人们的勇敢忠诚。花巷商贸文化在西北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下,挖掘宁远堡的商贸历史,从商贸发展进程,安家乐业中提取设计灵感,共设计6种类型门前空间。樂平巷市井文化从市井生活场景,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提取灵感,表现宁远村民的生活风貌。共设计6种类型门前空间。四项目启示深挖当地文化,提取“城郭文化、农耕文化、商贸文化、戍边文化、市井文化”五大文化,充分利用室外景观空间,从建筑外墙立面、门前小品、休憩设施、花池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主题文化,在较狭长的空间设置公共展示区,既是旅游的展示空间,也满足村民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并增加室外座椅,满足游客和村民的游憩和交流需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yggc/12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代城墙为何是凹凸形状的答案还挺让人脸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