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殓服金缕玉衣长啥样记者带你
大河报记者陈海峰实习生刘硕5月18日,恰逢国际博物馆日商丘博物馆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学生和游客。馆内有近两万件(套)馆藏文物,多为商丘本地区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或民间征集所得,包括陶器、玉器、瓷器、石刻等类别。其中,在商丘永城芒砀山出土的汉代最高规格丧葬殓服——金缕玉衣被称为商丘博物馆镇馆之宝。“商丘地处黄泛区,汉代兴盛于此,商丘博物馆比较有特色的收藏就属汉代文物了,特别是永城芒砀山出土的汉代金缕玉衣可以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商丘博物馆馆长王良田介绍,该玉衣于年出土于永城市芒山镇西约3公里的黄土山,玉衣长1.70米,由块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永城芒砀山出土的汉代金缕玉衣)据介绍,金缕玉衣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由头罩、面盖、上衣、袖、手套、裤、脚套等几部分组成一套完整的殓服,是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丝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石画像)馆内其他最具汉风韵味的当属汉画石像了,伏羲女娲、奇珍异兽、狩猎场景等,一个个石刻画像精美绝伦,展示出了汉代人的美好愿景和浓浓的生活气息。(“四神云气图”)在商丘博物馆,一幅画有四神兽的精美的壁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博物馆的讲解员告诉记者,该壁画名为“四神云气图”,创作于西汉早期,原壁画经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原样切割移至到了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记者了解到,商丘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对外开放,游客凭身份证可免费参观。商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余万人次,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整体建筑还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建筑二等奖。商丘博物馆整体造型寓意商丘古城城廓、城湖、砖城三位一体的古城文化元素。主展馆南立面东、西两角上部微微向上翘起,象征一只鸟的两个翅膀,寓意“玄鸟生商”。上、中、下三层错落叠加的形体,喻意商丘古城历史上多座城池早晚依次上下叠压形成的“城压城”的古城特殊的文化遗存现象,也体现着博物馆展厅自下而上、由古至今的陈展布置。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徐春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yz/12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原一古城,全国古城墙最长,四个古城门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