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热播网剧《司藤》喜迎大结局。一次赏心悦目的追剧之旅,让网友们不仅感动和萌化司藤和秦放之间的挚爱,也深深震撼于剧中一路相伴风光旖旎的云南多地美景。说到云南,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都与之有着很深的渊源。今天要提的主人公不是云南本土人,却把云南视为第二故乡,“四川状元郎,流放到云南,寓居点苍山,美名天下扬”的明代大才子杨慎。如果你不熟知杨慎这个名字,却一定听过他的诗。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称其诗:三百年来最上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不错,杨慎这首经典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怀古幽今,感叹兴亡,既有大气磅礴之势,也有淡然释怀之情,成为后代诗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标杆。《三国演义》开篇词,琼瑶的《几度夕阳红》都取之于此。作为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出身书香世家,学富五车,博学多才。不过,他一生政治生涯坎坷,明嘉靖三年,卷入众臣“议大礼”之事件,被流放到云南永昌卫(今保山),此后30余年云南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地方,留下了很多诗词名篇,著述佳作。一年四季如春,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有“春城”之美誉,而史上首次把昆明称为“春城”,正是源于杨慎的诗句。从京城流放到云南的杨慎,刚到昆明不久,有感于当地自然风情,在《滇海曲十二首》中就写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千古名句。在滇生活的后期,一年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杨慎思乡感伤之情和眼前鲜花盛开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他在《春望三绝》中无限感慨地写道: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拢花覆桥。欲把归期卜神语,紫姑灯火正萧条。“春城”,由此成为昆明的代名词。杨慎与当时云南文人名士交友,唱和诗文,留下很多佳话和佳篇。在大理,他与明代云南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也是历史上白族第一文人李元阳同游大理名胜古迹,寄情苍山洱海。大理“风花雪月”盛景,都在杨慎的诗作中留下令人心驰神往的描写。如对下关风描写: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对洱海月描写: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在经典老电影《五朵金花》中美丽的蝴蝶泉,杨慎的足迹也曾畅游于此,写下以《蝴蝶戏珍珠》为题的美妙而生动的诗行,让人如梦之境:漆园仙梦到绡宫,栩栩轻烟袅袅风。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杨慎是有名的博学家,不仅经史诗文造诣颇深,书法也十分了得。朱昌颐《跋杨升庵诗扇》中说:“书法尤超迈绝伦,至今滇南尚多留刻”。在《司藤》剧中,出现的大理古城最美公路附近的交通要道路口处,依然可见大理石上雄浑的“西蜀杨慎题:百二山河”几个大字。百二山河,源于《史记·高祖本纪》,意为山河险固之地。唐代南诏国时,筑有南北二关,上关龙首关和下关龙尾关,形成固若金汤的“北关屏藩”和“南天屏障”。坐拥苍山洱海间的大理之地理位置险要,杨慎不仅感怀于此,欣然题写:百二山河。除却大量的诗词名篇,杨慎笔下的《云南山川志》、《滇程记》、《南诏野史》等著述,都为后人了解云南秀美山川、历史文化、人文掌故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yz/1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