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闹市发现唐代古城墙遗址,长度近200
5月2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门通报了近期在成都市区的一项考古发掘成果,发掘地点位于成都市通锦桥附近,发掘面积大约为平方米,考古工作人员在该段闹市区域偶然发现了一段晚唐和清代时期的古城墙遗址,遗址处发现的石砖精美,残余城墙遗址仍然整齐分布开来。据了解,该发掘工作从年10月开始,经过历时大半年的挖掘,这些古城墙遗址呈现在考古工作人员面前。这些城墙最早修建于晚唐时期,长约米,宽大约10米左右,整个墙体内为夯土,外砌包砖,夯土残高约1.6米。图为发掘出的古城墙遗址。这些城墙所用的石砖规格均有所不同,有汉六朝时期花纹砖,也有唐代时期的素面砖,但铺法都十分规整,让人为之惊讶,这些石砖分斜铺和平铺两种构建方式。据了解,这次成都古城墙的发掘工作,为研究成都古城墙不同时期的变迁过程、位置和修建方式等进一步补充了资料,对研究成都城市与社会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图为城墙倒塌堆积。图为发掘现场的唐代城墙夯土。图为清代城墙基础及墙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yz/11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国最古老城墙全长6163米,一墙分割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