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后疫情时代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为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城辖区内资源富集、环境优越,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业态丰富,旅游产业体系完整,经过多年发展,早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对于古城旅游行业而言,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经历了煎熬的年后,虽然已显得不再恐惧了,但是仍然紧张。原因是进入岁末年初,新冠疫情在各地反反复复,好不容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又起变化了。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只紧不松的前提下,古城旅游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旅游企业经营压力仍然有增无减。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病毒变异、就地过年,抗击疫情进入新一年的博弈场。经常提及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有可能形成的常态是疫情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更加明显,春夏缓和,秋冬复发,如此循环。对游客实施“两码一测”和开展核酸检测,也将成为常态。旅游业是古城的支柱性产业,面对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旅游业开局艰难,古城旅游行业企业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如何升级转型,再觅新机、再开新局、再立新势,实现“牛”转乾坤,涅槃重生,亟需引起业界同仁的深度思考。一、对后疫情下旅游业新变化的再认识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内旅游业被迫摁下“暂停键”,导致旅游行业遍地“叹息”。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就曾撰文指出,经此一疫,旅游业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去旅行社化、去星级酒店化、去景区化,已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疫情把旅行的半径,从出境游压到国内游,再到省内游、周边游、乡村游,最后压回城市游。这些变化意味着,过去依靠旅行社的旅游门店收客揽客,安排吃住行游购娱,组织游客“走马观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景区主要依赖“门票经济”,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的日子不会再有了,如果还缺乏服务创新和体验内容,仅仅停留在对游客观光需求层次的满足,只会导致景区重游复购率越来越低。过去,星级酒店是游客出行选择的标配,但在有主题设计、有个性服务、有体验场景、有人文情怀的大量民宿的整体冲击下,星级酒店已失去了对游客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再成为“首选”。过去,旅游市场竞争主要是在线下,是同行之间的竞争,拼的是资源占有率、拼的是流量,拼的是人脉。而今,亦不可同日而语。旅游企业面对的最大的竞争对手,第一个是用脚投票的游客,第二个是游客手机中的APP。如果旅游企业不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不能认清形势,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不愿转型,还一味的向市场提供传统模式的产品,还在原来的产业链模式中“觅活”,其结果就是丧失经营活力、失去市场竞争力,最后必“死”无疑。二、后疫情背景下振兴旅游业的几点建议旅游业是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旅游业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所以,“十四五”开局之年,古城旅游行业企业的行动纲领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培育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在接待条件允许、疫情防控措施严密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入境游,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旅游业新发展格局。(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当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既有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我们要看到,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待,进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过渡的新阶段,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旅游发展拓展了空间,也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小康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已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体验转变,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整体素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二)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把握当前旅游发展态势和消费需求。疫情期间,宅经济爆发,云生活普及,非接触式消费崛起,健康保健支出增加,这都重塑了消费者新消费习惯,催生线上消费习惯、自助生活习惯。非接触式消费、健康养生消费成为市场主流,人们也比以往更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