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听“千年古城”二字,大家心里可能会会想起:悠长的石板路、沧桑的古城墙以及时代感明显的古建筑,等等。长沙,公元前年就是湖湘首邑的,还是南方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和难以攻破的堡垒。

太平天国在进攻征途上所向披靡,而长沙却是唯一两个没有被攻破的城市,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时守城军民顽强抵抗外,还和当时长沙城墙高大牢固也有很大关系。

但是现在的你,即使走遍长沙,除了在天心阁一带能够发现一小段城墙外,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古城墙遗迹。

而在清末,甚至在民国初年,长沙城墙除了少许坍塌外,绝大部分依然比较完整。据老一辈人说,老长沙城墙周长8.7公里,共有13座城门,分别为湘春门、兴汉门、经武门、小吴门、浏阳门、黄道门、学宫门、小西门、太平门、大西门、福星门、潮宗门、通泰门。

而现在仅存的天心阁城墙,长度只有米,高13.4米,顶面宽6.1米。长沙城墙,是冷兵器时代抵御入侵的最重要的军事堡垒,为何到了近代逐渐销声匿迹呢?

中国,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帝国,曾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领先整个东西方。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大为增强,靠着“船坚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古老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炮火中不堪一击。再牢固的城墙也经受不起大炮的轰击。

在外国列强的瓜分下,清朝统治摇摇欲坠。年,清帝退位,历史进入中华民国,在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下,不好官员想依靠实业振兴国家。当时城墙再也不能成为保护军民的军事要塞,相反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湖南官僚谭延闿三次主政湖南时,曾设想“拆墙修路扩城”,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民国,谭延闿个人的命运都无法把握,又怎能实现这个计划呢。

直到年,军阀赵恒锡主政湖南时,开始对巍然耸立在湘江之滨达千年之久的城墙进行拆除,前后8年,除了天心阁一段城墙保留下来了,其它地面再无城墙。而天心阁能够保留,得益于当时任长沙市政公所总理的曹典球等人,他们挺身而出,陈说利弊,并表明“誓于城墙共存亡”的决心,终于力保这一段城墙和天心阁得以保留,让古老的长沙留有城墙的遗迹。

城墙的拆除,使城区的道路更加宽阔,城区的面积可以无限扩大,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究竟是祸还是福,确实也不重要了。只不过,没有古城墙的千年古城长沙,总是让来长沙旅游的人们感到有一种遗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1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