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正史努尔哈赤叫道,你们都是奴隶
编者:大话正史系列,讲的都是正经的历史,讲的正不正经,你看看就知道。本文所有史实都出自专业历史学家的手笔,绝无瞎编乱造,绝不采用非专业来源的网络资料。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老罕王努尔哈赤画像)1、奴隶制的后金年,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兵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建国后金。这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努尔哈赤就是最大的奴隶主。亲戚们儿子们都是八旗的首领,也都是大奴隶主。每一个八旗兵都是一个小奴隶主。奴隶叫做包衣阿哈,也叫做“使唤人口”。使唤人做什么的都有,有干家务的,干农活的,放牧打猎的,甚至经商打仗的。八旗兵出去打仗,其实就是三抢:抢东西,抢牲畜,抢奴隶。实在抢不走的,就三光,烧光,杀光,毁光。后金这些年的战争,都是这样的。不管哈达乌拉也好,东海女真也好,不过是被烧了,被杀了,被毁了而已。努尔哈赤从来没有统治过那些地方,只是毁了他们。如果要说统治,就只有赫图阿拉这么一小片地方,大概有几个乡那么大吧。一群奴隶们和几万人的八旗兵,这就是努尔哈赤的王国。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后,八旗兵假装商人,偷偷混进城,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抚顺城。并歼灭了随后赶到的援军。这一战大获全胜,抢得战利品无数,努尔哈赤食指大动。第二年,明朝向全国增税,调集了8万大军,兵分四路,前来征讨。努尔哈赤集中自己的6万八旗兵,4天里,神奇地歼灭了三路明军,取得了关键的萨尔浒之战的胜利。这时的努尔哈赤才敢亮出后金国的牌子,称明为南朝,正式公然为敌。(后金地图)2、稍得喘息的熊廷弼打败了明军主力,努尔哈赤的胆子更大了。几个月内,先后攻破开原和铁岭,灭了叶赫。开原是座边关大城,抢了整整三天三夜,几万人只活下了几千户。开原铁岭是赵本山的老家,要是编个二人转,一定饶不了努尔哈赤。连打败仗,还被屠城,整个辽东都吓坏了,很多人都跑了。明朝赶紧派了一个牛人过来。这个牛人叫做熊廷弼,非常厉害,一眼就指出了八旗兵的缺陷:短于攻坚,缺乏水师,后方不稳,兵力不足。句句都在要害。在熊廷弼整顿下,辽东的局势迅速改观。努尔哈赤召集大家开会问:辽东已经被我打成这个熊样了,现在这个熊蛮子来了,又能咋样?一个明朝降将说:这个人厉害,还真不一样。努尔哈赤不信,试着打了几次,果然都没占到便宜,只好把重心转到对付蒙古去。然而,明朝命中该绝。才一年多的时间,明朝内部发生了惊天变故。首先是万历皇帝死了,儿子朱常洛继位没一个月也死了。然后是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说起这个党争,真的是明朝灭亡的真正祸根。鸡毛蒜皮的事扯来扯去,大事情也扯来扯去,难以决定。为了攻击对手,全然不顾大是大非。哪个公司出现这种情况,离关门恐怕也不远了。熊廷弼也无法避免,被党争牵连,撤离了辽东。(湖北武汉的熊廷弼公园)3、只守一天的沈阳城这时候,辽东大旱,奴隶主家也没有余粮,不抢不行了。为了方便出兵,努尔哈赤已经把大本营从赫图阿拉移到了萨尔浒。这里离明朝就近多了,随时就能出击。年二月,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倾巢而出,迅速攻破沈阳和辽阳之间的奉集堡和虎皮驿,断了两城之间的联系。然后,八旗军打打这打打那,忽东忽西,麻痹明兵。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大军,兵临沈阳城下,将其围困。第二天,派骑兵前去挑战。沈阳守将,仰脖干掉一碗酒,率兵出击。被八旗兵围住,且战且退,身中数十箭而死。城里听说守将已死,乱作一团。城中内应,趁机砍断吊桥绳索,八旗兵一拥而入,沈阳城破,数万人被屠。这时,辽阳的援军已赶到浑河。听说沈阳已破,只好就地结营。努尔哈赤听报后,马上派右翼四旗突击。双方在浑河两岸激战,明军以万余人当数万人,杀敌几千,力战而败。没想到只一天就拿下了沈阳,努尔哈赤大喜过望,信心倍增。在沈阳抢掠了五天后,努尔哈赤决定先不回萨尔浒,亲率八旗军,浩浩荡荡,直指辽东首府辽阳。(《满洲实录》太祖克沈阳图)4、更换新主的辽阳城这时辽东的老大叫袁应泰,驻守辽阳。袁应泰派出五个总兵,出城五里结阵。努尔哈赤率八旗兵进击,双方火炮齐响,互相冲杀,明军抵挡不住,开始溃退。八旗军乘胜追击六十里,直追到鞍山。第二日,袁应泰城外东门扎营。八旗兵分两路,右翼四旗猛攻东门,明军两个总兵战死,袁应泰退入城内。左翼四旗攻打小西门,双方城上肉搏,挑灯夜战直到天明。第三日,八旗军发动总攻,到傍晚,小西门被攻破,到处放火。袁应泰见城已破,穿戴整齐,佩上宝剑和印信,自缢而死。这次攻破辽阳,努尔哈赤下令不准屠城。因为他打算不回去了,要留下来,在辽阳当奴隶主。因为留下来的话,这些老百姓就不用杀了,全部都变成奴隶或农奴。一下扩张了几十倍,努尔哈赤难以掩饰心中的狂喜。然而有个大问题,八旗兵家里原来都是赫图阿拉附近的,不打仗时自然要回家去,家里有老婆孩子和使唤人,多爽。然而,赫图阿拉离辽阳这么远,怎么召集八旗兵?于是努尔哈赤下令,将八旗兵迁到辽东,每人分30亩地。女真人蜂拥而上,抢占土地,乱做一团。而且明朝的老百姓原来都是平民,谁也不愿意变成奴隶或农奴,时时要反抗,这也是个大问题了。这年明朝毛文龙从后方攻取了镇江(今辽宁丹东),不少地方纷纷响应。努尔哈赤只好实行海禁,沿海的奴隶全部往北迁,辽东就更乱了。(修建的辽阳东京城遗址)4、汉奸投降的广宁城明朝这边,丢了辽东后,只好再启用熊廷弼主管军事,任王化贞为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然而两人意见不合,一人主守,一人主战,争执不下。熊廷弼只好主张更换巡抚。在党争激烈的背景下,明朝召开了81人的大会议讨论此事,依附阉党的王化贞得到更多支持。正当明朝讨论不休的时候,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从辽阳出发,两天后渡过辽河,包围了广宁前站西平堡。西平堡坚壁固守,八旗军一时攻不下来。这时,王化贞缩在广宁,不敢支援。熊廷弼激王化贞说,你平时不是挺能打的吗,怎么不去打?王化贞派出心腹骁将孙德功,会合另两支援军,共3万人,向西平堡进发。八旗兵善于野战,围城打援是努尔哈赤惯有的战法,当即分出四旗截击援军。明军孙德功冲在最前,刚一交锋,就掉头败走,害的整个明军溃退大败,死伤无数。孙德功一路逃回广宁。八旗兵回过头来,猛攻西平堡。西平堡是一座小城,以人抵抗6万八旗兵,坚守两天两夜,异常激烈。直到火药打完,箭射光,守将朝京城一拜说,臣尽力了,自刎而死。这一仗八旗兵损失惨重,连清朝的史书都不好意思细说。第二天,努尔哈赤杀了八头牛祭旗,誓师夺取广宁。话说孙德功逃回广宁后,王化贞依然让他守城。然而孙德功心想,这回兵败了,迟早要被党争整死,还不如反了。当即发炮造反,王化贞狼狈出逃,半路碰上了从山海关赶来支援的熊廷弼。不过为时已晚,孙德功已经率先剃发,率全城官兵,跪请努尔哈赤进驻广宁了。丢了广宁,辽西四十多城就全丢了,明军退守山海关。熊廷弼和王化贞都被下了大狱,几年后先后被处死。对于辽西,依然是三光政策,能带走的带走,人和牲畜全部赶到辽东,带不走的全部毁掉。半个月后,努尔哈赤回到辽阳,留下被毁的广宁,和一片荒芜的辽西。(被毁的广宁城遗址)5、红衣大炮的宁远城回到辽阳的努尔哈赤立刻掉进了内政的泥潭。国土范围的变大,奴隶数量的大幅增长,人群的大范围迁移,明军在沿海和后方的捣乱,八旗贝勒们的争权夺势,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打惯了江山的努尔哈赤面临坐江山的问题,真是无从下手。四年里,努尔哈赤费劲心思,结果依然是焦头烂额。终于,他不顾大家反对,决意迁都沈阳。意思很明确,我还是去打仗吧。沈阳的交通更便利,离明朝、蒙古都近,方便出兵。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13万八旗军,从沈阳出发,远征明朝。八旗军经过十天跋涉方才穿越荒芜的辽西,抵达明朝的前哨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宁远城的守将是袁崇焕。袁崇焕本来不过是个喜欢谈论军事的文官。就在广宁之战那年,正当大家都提心吊胆,他却一个人骑马出关,转悠了一圈。回到京城夸口说,给我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能守得住。此举轰动了京城,于是破格晋升为武将,派到山海关外修筑宁远城。开战第一天,努尔哈赤离城五里,安营布阵,派人前去劝降。袁崇焕严词拒绝,随后向八旗军营燃放红衣大炮。这种大炮是刚从西洋人那里学回来的新式大炮。这一炮就震惊了努尔哈赤,之前还从来没见过能打这么远的炮,还带瞄准的。第二天,八旗军开始攻城,被红衣大炮打出的开花弹炸得死伤累累。努尔哈赤下令猛攻,全力凿城,八旗兵前仆后继,冒死不退,竟生凿出几个大洞。明军加强火力,派下去几十个壮汉坚守,才勉强守住。第三天,再次全力进攻,慑于大炮威力,依然无法破城。第四天,继续围城。同时由于天寒地冻,海水冻结,八旗军从冰面进攻觉华岛(今菊花岛),将岛上7千官兵全部杀死,粮草船只焚烧一空。第五天,努尔哈赤眼见破城无望,只好全部回师。努尔哈赤一生战无不胜,第一次输成这样,心情郁闷。当年八月十一日,患病身亡,享年68岁,葬于沈阳城内。后金国要换个奴隶主了。(宁远古城的袁崇焕雕像)6、那一年的心灵鸡汤努尔哈赤一生几乎战无不胜,在打仗方面,他显然超出常人。人常说,商场如战场。我总结了几条,作为心灵鸡汤献给所有有创业梦想的人。1、组建能打硬仗的团队:八旗兵。(关于八旗兵的特点,可参读旧文《努尔哈赤之战神的挑战》)2、赏罚分明且及时:打完胜仗抢完东西,大家马上当面分,犯了错立刻严惩。3、知己知彼:非常注意收集敌人的信息,封锁自己的信息。4、削弱敌人:收买内奸,内外策应。5、战则全力以赴,速战速决:八旗兵全部出动,几天内解决战斗。如果你了解阿里、百度、腾讯,或者华为、小米、,就知道几百年前的经验放在今天依旧如此。本文史实来自:1、《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李治亭,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2月2、《清史十五讲》,何孝荣,凤凰出版社,年6月3、《努尔哈赤传》,阎崇年,北京出版社,年请评论,请转发,谢谢订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12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泉州傅建飞探索文物领域公益诉讼筑牢
- 下一篇文章: 观澜解开困惑学界700年的鲁莒会盟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