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北京旧照10大标志性古建筑太壮观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那些老照片,就像是一个个历史的讲述者,向我们讲述着那过去的历史和故事。近来,翻看相关书籍的时候,便有幸见识了多年前北京的10大标志性古建筑,那一张张老照片,至今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却。 1.东南角楼 东南角楼是明清时期极为重要的城防建筑,在当时的名字是“城角箭楼”,可见一斑。整座楼的高度在17米,但是算上地基的话,通体高度在39米,整个的建筑面积甚至达到了多平方米。在这座楼上,基本上可以将当时的整个北京城都囊括眼底,这也是为何它可以作为“城防楼”的重要原因。 2.黄寺石塔 黄寺石塔就是现在的“西黄寺”,在公元年的时候被修建起来的,据说,这座塔有着黄色的琉璃瓦片,红色的墙,整个的佛塔看起来相当地有气势,在佛塔周围,还有很多苍翠的松树,和佛塔相映,很是美丽。 3.古城墙 从这张老照片上可见,北京的古城墙看起来是十分壮观的,看起来也有历史的沉重感。古城墙经历了历史的风吹雨打,也遭受了时代战火的洗礼,只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人为的“摧残”。当时,为了保护古城墙,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代表的众人,可以说是费了不少的心力,只是,北京的古城墙最终还是被拆除了。 4.正阳门 正阳门被称作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从照片上可见,这个门的规模是比较大的,整个给人的感觉也是相当雄壮的,很大气。公元年,在唐山大地震后被重修了一下,后来,在公元年再一次进行了重修,据说在当时耗资万,不过,已经没有最初的感觉了。 5.香山琉璃万寿塔 这座塔建于公元年,在当时,是为了六世班禅才建的塔,不过,在公元年,此塔周围发生了一起大火灾,周围的那些建筑基本上都付之一炬,只有这座塔幸存。 6.清漪园宝云阁 清漪园宝云阁就是我们大家所知的“颐和园”,公元年时,英法联军在此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原本在院子中所放置的奇珍异宝以及摆设等等,基本上都被英法联军给洗劫了,就那个搬不走的铜供桌还在。后来,一直到公元年的时候,慈禧将当时的军费挪到了此处的修缮上,并且更名为“颐和园”。 7.永定门 永定门也是北京的“中轴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整个的形制,和北京城的内城是差不多的。在历史上,永定门曾在年的时候被拆除了部分城墙,后在年的时候又被说成是“危楼”给全拆了,一直到年的时候才被重建。 8.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是一座佛塔,整个的建筑风格也是印度的佛塔建筑风格,可见当时国内对佛教的崇拜程度。不过,现在,在北京现存的也就只有3座,放眼全国,也不过就是5座罢了。 9.国子监琉璃牌坊 看到“国子监”这3个字,就会明白,这是一座和教育紧密联系的建筑。在当时,“国子监琉璃牌坊”实际上是代表着“崇文重教”的意思,在它的正反面,都有皇帝亲自提笔的横额。从整体来看,也是十分儒雅且又大气的建筑。 10.大清门 大清门的背面,还有“大明门”三个大字,在民国时期被称作是“中华门”。它修建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在当时,从明朝到清朝,一直被国民们当作是我们在中国的“国门”,存在了多年。在一般的日子里,不会将“大清门”打开,只有在特殊的时候才会开启。 现在看着这些老照片,实在是令人震撼,照片上的古建筑原本都是那般的壮观,只可惜,这10大标志性建筑中的部分都被拆除,如若不曾被拆除留置现在的话,想必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级建筑了! 老照片就像是一个个历史的讲述者,它们不曾言语,却将历史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你一定要知道的老照片》这本书中,整整4册的老照片,搭配着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将近现代的很多大事都一一进行了介绍。那些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历史,亲眼见一见,便又是更为戳心的感受。原价,现价,共4本书,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历史给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gcgz/10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技旅游山西省首个智慧旅游平台全域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