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为国为家为人民的名人,这一群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到了晚清时期,像李鸿章,左宗棠,曾国潘此类的名人被人所熟记,总是打上历史的高光,以至于一些隐藏在历史中的无名小角不被世人所知晓,而笔者所说的丁宝桢就是其中一人,他一身清贫,无欲无求,却也为国家贡献出了相应的丰功伟绩,他政绩卓越,是君王的得力助手,他造福桑梓,因此深得民心,他孑然一身,却极爱美食制作,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为国家,为自己而活,在奋斗中寻找为官的价值,在生活中寻找品尝美食的乐趣,而他的故里在织金,因为他的故事,如今,这座古城处处有他的气息,处处隐藏着历史的发展轨迹。

作为国之宝帧的丁宝桢

丁宝桢的一生并没有做多大的官,成就大富大贵的人生,当然笔者认为,这些也不是他所想要的,晚清朝政中有多少贪官,国库有多少空虚,而他却成为了晚清政府中的另类。年时他诞生于贵州。

咸丰三年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游历四方,在他这游历四方的为官生涯中,有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清廉刚正为官态度,一生所求不过国家安泰,人民幸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生民立命,为国家立心,一心致力于报国爱民。

丁宝桢塑像

在他任山东巡抚的这段时间内,黄河水泛滥,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困扰,他曾两度治理黄河水患并创办了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将其命名为山东机器制造局、同时还成立了尚志书院,修建了山东的首家官办书局;而后在他任四川总督十年时间,将盐政进行改革,并且整饬吏治,整顿地方治理、同时将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整修,他正是国家所需要的办实事的人才,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功绩也并没有被国家忘记,他于光绪十二年逝世,一个朝廷名臣便也在历史星河中陨落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并入祀贤良祠,并在他为官的各地都建有祠祭祀。

慈禧题字quot;国之宝桢quot;

美食家丁宝桢

四川地区有一道名菜被称为宫保鸡丁,需大火爆炒,味美而色鲜,香气扑鼻,实乃菜中佳品,很多人习惯称之为宫爆鸡丁,是按照它的制作手法而来,而笔者认为这道菜更应该称为宫保鸡丁,这称法源于此菜的制作人丁宝桢,他一生清廉,不羡官衔,他为生活而活,为国家人民而活,所以在他在山东为官时,在闲暇之际,曾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椒爆炒,离开山东到达后来四川任总督之后将此菜推广开来,自己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一起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应是丁家的私房菜,川人喜辣,后来这道菜便也传得人尽皆知了。宫保二字,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当年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也成就了这道菜流传之后的菜名。

宫保鸡丁

丁宝桢不仅会制作美食,也善于发现美食,是一位地道的美食鉴赏家,在他上任四川总督后,在蓬溪发现当地一美食姜糕。此糕外表素洁,但内里却大有文章,这种独特的口感是丁宝桢从未尝过的,不仅口感好,也还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后来,丁宝桢将此糕带回宫中献给了太后,太后称之为玉糕,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丁宝桢不仅在朝廷上政绩卓然,在生活中也是一位极具生活情调的美食家,制作美食,品尝美食,体会生活,享受生活。

蓬溪姜糕

织金古城的特色

丁宝桢的一生清廉,历史少见,虽然如此,可他是爱生活的,这些从他的故里织金古城可以看出,织金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是非常适合养人的,织金古城是一座历史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一群被保护得很好的古建筑,彰显了那个时代的建筑造诣,织金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彰显了它所独有的乡愁特色,成了一座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小镇,织金古城有着很多晚清建筑群,并且极具特色,横看纵看,侧看都能看出不一样的景色,完美诠释了织金古城极高的建筑工艺。

织金古建筑

在织金的贯城河边,有一座一直屹立的凤西书院,这座书院书院始建于清朝初年,晚清名臣丁宝桢入仕前曾就在此讲学,丁宝桢在生活中一直遵循着诸事唯有谨慎踏实办理才能成功的道理,而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始了自己的仕途,都说耐得住生活的寂寞,才能守得住成功的繁华。

织金的古建筑巧夺天工,制作精细,可谓有着很高的造诣,织金城中的财神庙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层高都各不相同,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特色,正面看四层,背面看有三层,侧面的话则有五层,国内极为罕见。同时庙身有着很精妙的绘图,这些绘图展现了织金人对生活的期盼。织金人用他们的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精神,谱写着古城的发展轨迹,而织金人这些踏实肯干的性格也正是丁宝桢性格的真实写照。

织金财神庙

总结

丁宝桢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晚清时期,国库亏空,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国家,关心百姓,而他不一样,无论在哪个地方为官,都能在那个地方做出卓越的贡献,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他清廉为官,清廉到在他死的时候,这位作为曾经官至四川总督的晚清名臣,连买棺材的钱都是下属为其凑钱买的,他孑然一身,清贫到如此,正也衬托出了晚清政府的一种悲哀。他所做出的贡献一点一滴被后人发掘出来,他的故里织金古城也成为了历史名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dxgc/1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