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共生设计广州in南京,两座古城之
南京,融合南北; 广州,贯通中外。 当南北遇上中外, 当建筑融合文化, 他们碰撞出了全新的火花。 …… 3月3日至3月4日 设计共生第六站如期而至。 一众广州设计师齐聚金陵, 在秦淮河畔, 于夫子庙边, 聆听两座古城之间的设计对话。 3月3日,「设计共生-中国设计力城市互访计划」第六站,在南京开启了新的对话之旅。广州城市设计召集人谢英凯、张宁以及城市设计分享嘉宾李友友、谭立予、易永强、陈煦、杨跃文等来到南京。 为期两天的旅程中,他们以各自的精彩设计作品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设计沙龙,在思维饭局中与各位大咖共同探讨设计规划,在游学之旅中,他们拜访赖访潘冉、姜湘岳、陈诣杰多位设计大咖工作室,在交流中领略双城设计的异与同。 嘉宾阵容-向下滑动阅览▼谢英凯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张宁集美组机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 姜湘岳海岳酒店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潘冉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 李敢图盈拓新空间设计创始人 陈诣杰拿云设计创始人 王璠演意设计创始人 潘天云云行设计创始人 李岩智恒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 沈正全凹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 李友友李友友室内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林镇DPD递加设计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谭立予谭立予设计咨询公司首席设计师 易永强广州市五加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陈煦KINJODESIGN设计总监/创始合伙人 杨跃文FILLSTUDIO创办人 魏士能中国全案设计联盟创始发起人 赵毓玲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荣誉理事、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资深顾问《ID+C》杂志创办人、《中国室内设计年鉴》策划人 马路云上设计师俱乐部发起人 俞慧婷锦华装饰首席设计师 张伟无及空间建筑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 徐雯晔云上设计师俱乐部运营总监 刘骏中国家博会(广州)市场推广负责人 曹筱蔚中国家博会(广州)设交圈负责人 王傅蓉网易传媒家居全行业华南主编 01 因设计而聚合 为共生而发声 州南京,是设计共生的第六站,无处不在的古今设计之声让双城设计的互动交流更具韵味,他们用一场设计分享会,展现了一场双城文化的交融盛宴…… 寄语设计共生,展望行业未来 网易传媒家居全行业华南主编王傅蓉首先上台致辞,她对莅临现场的南京及广州设计师表达感谢同时寄予希冀。她表示:在当下中国社面临一轮飞跃以及变迁下,设计师必须在思想上有所准备,找到这个时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计观。网易与中国家博会联手打造“设计共生”这个IP,除展现出中国城市设计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链接真正促进设计行业的共生、成长、共赢。她希望挖掘出城市里面更多宝藏的青年设计师,为这样的设计师去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是网易和中国家博会打造设计共生项目的初衷,也是一直实践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广州城市设计召集人,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谢英凯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广州两地设计师虽然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或者面对的问题不一样,但通过对话,依然可以达到一些思考的碰撞。感谢主办方中国家博会以及网易发起这次活动,让80、90的设计师能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意见与共识。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纯设计层面,也需要聚焦在不同社会层面上,让同行设计师互相学习助推未来成长的动力。 集美组机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张宁表示:南京与广州存在许多共同点,比如岭南的建筑与南京的许多建筑都是明末清初建造起来的。这两座城市的共同点,跟人的心态、生活方式等一切都是有关联的。他希望在这样的交流中,能够把话题延伸展开,例如两地设计的不同,或是年长的设计师可以聊过去,年轻的设计师可以聊未来。 作为设计共生南京站的东道主,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潘冉老师对广州设计师表示了欢迎。他指出:信息化的世界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多元化的丰富,但是它的反面是碎片化,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定见去讨论,去分析或者是去遇见好的声音以及先锋的理念。设计在不断地更新,有的人在回望过去,有的人在畅想未来,需要我们更多地去聆听我们平时听不到的声音。 作为「设计共生-中国设计力城市互访计划」联合主办单位,中国家博会(广州)市场推广负责人刘骏代表主办方对在座设计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中国家博会(广州)携手网易家居打造“设计共生城市互访计划”,目的就是结合两大平台力量,赋能城市设计圈层,打造城市设计名片,为设计师们创造更多与设计大咖学习交流的机会。中国家博会(广州)“设计引领,内外循环,全链协同”的定位中,“设计引领”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打造畅通设计与产业的连接平台,推动中国大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3月即将举办的第49届中国家博会(广州),以原创设计品牌和大家居全产业链一线品牌构筑室内设计师观众的灵感能量场,更联手众多合作方打造专属于室内设计师的互动交流生态圈——CIFF设交圈。围绕趋势发布、培训提升、社交互动、自我展示、选品选材、网红打卡六大功能,在展会现场打造上百场主题特展及设计论坛,届时期待10万+设计师力量齐聚,共创共荣共享,实现设计端、供应端、消费端多向赋能。 02 一场设计风采呈现 双城设计思维交锋 3月3日,在南京芥子园,广州设计师们应邀来到设计广州in南京分享会的现场,双城对话激荡设计力量,大咖设计干货精彩开讲。 广州设计力量发声 活动现场,来自广州的青年设计师们将自己的代表作品一一分享给在座的南京设计师们,以展现设计广州的风采。
陈煦首先带来分享“设计中的四季变换——私宅的独立心态”,用四个设计案例串联起“四季变化”的主题。 在分享中,他谈到:“这四个案子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这个逻辑,这个逻辑是在这次分享过程中整理发现的。这个逻辑其实内化为设计当中的自我思考,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设计在落地和完成之后,它与设计之初的很多想法有截然不同的表现,这就是在案子存在之后产生的新的生命力。” —— KINJODESIGN设计总监/创始合伙人 陈熙 李友友不仅为现场带来他的个人作品,更是将他的创作、生活以及工作状态悉数呈现。在回忆过往经手的一个客户项目时,他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作为室内设计师到底帮助业主解决什么呢? 他认为,设计师能够带来的,不止是设计之内的东西,而是设计之外的温暖。作为私宅设计师应该帮助业主在精神领域探寻得更宽更远,而不是买多贵的石头,做多贵的造型。 —— 李友友室内设计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 李友友 谭立予向大家分享自己关于设计中空间关系、光影关系的独有态度。 他在设计中习惯将空间分为主要的空间和“边角料”,可能往往出效果的地方是主要空间,但如果没有这个边角料的话,主要空间也会黯然失色。而光源在空间里的作用同样重要,独立空间里的小门洞,不仅为视线的连通,更是为氛围的营造。 —— 谭立予设计咨询公司首席设计师 谭立予 杨跃文借助他的实际案例向大家阐释——设计是对各种对立关系的均衡,以达到某种艺术性、永恒性。在感性与理性,内部与外部等对立关系中,设计帮我们找到一个择中的解决思路。 —— FILLSTUDIO创办人 杨跃文 易永强向大家介绍“5+2”设计工作室的创立起源与业务框架,并为大家分享“5+2”正在尝试的方向世界性、视觉性设计项目案例。 对于他们而言,工作室已初步形成四个比较完整的业务版块,既有以房地产为基础的B端业务,也在尝试建构面向C端市场的销售平台。 —— 5+2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易永强 双城对话,设计如何共生成长 而后,一场由网易传媒家居全行业华南主编王傅蓉主持,谢英凯、张宁、潘冉、李敢几位设计师作为嘉宾的「双城对话」论坛在此展开,他们围绕融合创新展开交流和讨论,探寻两座城市的设计发展方向。
设计不可以自私,不应该只表达设计师个人愿景,而是应该真正地表达空间本身的精神核心。所谓共生,一定是内心的思考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论及共生,这是一个既要考虑空间本身,也要考虑空间之外的命题。因此,才会有地域性,才会有批判主义,才会有交融与对抗,设计是在不断磨砺中最终产生的结果。 —— 名谷设计机构创办人 潘冉 设计本身不应该是排他的,应该是一个共存的状态。很多设计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或呈现是很单一的,作为设计师应该有一个把握的度,进行包容的思考与输出。无论是建筑还是空间设计,我们需要面对很多专业系统的结合点,需要设计师更多的洞察、观察、经验和思考,最终达到一个点,展现这个空间的实际价值。 —— 集美组机构联合创始人/创意总监 张宁 对于共生概念的理解,是无论是否是设计师,我们只要是一个社会人,对于公共的选择,对于自己权限或者边界的选择,都需要要站在一个更全面的方式去考虑。特别是当我们设计师有主导权,你需要让你的设计与邻居、与旁边住宅的空间关系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设计里最珍贵的部分。 —— 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谢英凯 我们跟业主、供应商的和谐也是一种共生状态。一个好的作品,我认为是彼此成就的。从纸上到落地的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我们需要多方的配合,但大家的目的都一样——实现更好的落地效果。而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本身也是一种共生状态,我们看到广州设计师精彩的一面会引起我们自己的反思。其实共生就是一个群体,就是一个状态,可能在场每个人只有小小的能量,但是通过这样共生的状态集聚了很大的能量。 —— 图盈拓新空间设计创始人 李敢 03 齐聚思维饭局 30+设计群星的“真心话” 当天晚上,“设计广州X设计南京”思维饭局开启。谢英凯、张宁、李友友、谭立予、易永强、陈煦、杨跃文、潘冉、姜湘岳、马路、魏士能、陈诣杰、王璠、潘天云等设计师齐聚南京芥子园,畅聊关于“设计”、“未来规划”等话题。 04 深度探访 感知金陵设计之美 为期两天的游学之旅,广州设计一行分别拜访了潘冉、姜湘岳以及陈诣杰三位设计师的工作室,走访与对谈之中,惊喜与奇遇在这里依次展开。来院,传统院落里的建筑现代性 游学首日,他们造访潘冉老师的「来院」。在江苏南京的老门东历史街区,由潘冉老师创办的名谷设计在这里打造了一个「来院」,钢板、砖瓦石、灰泥、木板,简单的材料组合出简洁的空间。 「来院」以「来」命名,意思是由远及近,由传统到当代。设计者想要在传统的院落中表达现代建筑的特质。最初的设计意图是一种无明确所指的叠加。它可以是一个冥想的空间,抑或是一间教室,直到项目的完成,它也没有被植入任何确定的功能。设计师每天在这个院中想象空间的各种可能,建造过程同时也的伴随着不断地感知。海岳酒店设计,不过时的审美3月4日上午,设计共生游学第二站,海岳酒店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带领大家感知了一番酒店设计的魅力。对于酒店设计,姜湘岳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酒店是一个集大众功能以及大众审美的一个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要平衡营销功能与审美美学。在相对较长的施工期后,如何保证设计“不过时”,这就需要拥有超前的敏锐度,要充分利用自然主义的生活美学,回归文化本源。 拿云设计,设计的全新生命力3月4日下午,拿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陈诣杰向大家展示了这个年轻设计品牌旺盛的生命力与热情。南京拿云设计由陈诣杰自年创立至今,致力于餐饮,酒店,办公等商业活动空间的设计;发掘品牌文化中的可能性,赋予每个设计鲜明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两天的交流过后,设计广州访问南京之旅落下帷幕,双城交流带给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与造就着彼此的设计…… 接下来,更多设计力城市的精彩互访还将持续进行,敬请期待! end更多精彩内容 古鲁奇公司设计新作 粤界一出好戏 SLD梁志天新作 上海麦当劳总部CUBE旗舰店 吕邵苍新作 江南深处的老旧建筑,被爆改成一处诗意的民宿书院 温馨提示投稿邮箱: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dxgc/10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京城墙博物馆试开放运营当博物馆本身就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