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史前良渚文化(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展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城市文明的最高成就。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宫殿区鸟瞰图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其城址“宫殿区、内城、外城”的向心式三重结构,与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结构体系类似,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陆城门遗址良渚古城的内城由城墙围合,设有9座城门,其中南城墙陆城门遗址,是良渚古城唯一一处陆地城门,其余8座均为水城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至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年,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史上的杰作。良渚古城反山王陵反山王陵是是良渚古城区域内等级最高的墓地。年,考古工作者从墓坑中发掘出大量随葬品,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多件(组)。良渚古城水城门城内河道纵横,四面城墙的内沿和外沿均有内外城河。“工”字形的干线水网与河道相通,用八个水城门相连。居址与作坊展示区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内城钟家港河道西侧区域,发现了大量玉器、石器、漆木器等高端手工业相关的工具和半成品,说明该区域是良渚人的手工业作坊与生活居住区。莫角山遗址星空图莫角山台地位于城址区中央偏北,呈矩形覆斗状。台地利用自然山体人工堆筑而成,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顶面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沙土广场以及35座房屋基址,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的活动与居住场所。宫殿区沙土广场在良渚古城宫殿区的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之间,是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沙土广场。沙土广场以一层沙、一层泥交错夯筑而成,可能是宫殿里要举办重要仪式的场地。(杭州市纪委监委供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卓越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ahgc/1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