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对话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一瞥盛唐时期丝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坐落于古城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主要以反映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主题,是一座特色鲜明的遗址类博物馆。在盛唐时代,西市和东市是长安城里仅有的两座市集,其中西市的鲜明特点是聚集了众多来自中亚西亚的“胡商”。唐时的西市为什么会与丝绸之路文化息息相关?在今天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我们又如何一瞥这段盛唐时期的商业文化?近日,带着这些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了大唐西市博物馆展览宣教部副部长林喆。 受访者简介 林喆大唐西市博物馆展览宣教部副部长 大风新闻:我们日常说的“买东西”,就源自大唐西市、东市。盛唐时期大唐西市,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林喆:在隋唐时期,大唐西市对整个长安城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当时有一个规定是“凡交易必入市”,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都必须进入市场。而当时整个长安城只有两个市场,一个是东市、一个是西市。当时因为东市更靠近大明宫、兴庆宫、以及皇家寺院大慈恩寺、皇家园林曲江池,所以当时东城区域所居住的人群非富即贵,东市因此主营的是比较高端的国内贸易。 西市在唐长安城中的位置图示大唐西市博物馆供图西市这边和东市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地理位置靠近整个长安城的西边,离金光门和开远门比较近。 当时从西亚、中亚甚至包括罗马帝国过来的商人,被泛称胡人胡商,都是从金光门和开远门这两个城门进入长安城的。 胡人胡商进入长安城后,更靠近城门的西市成了他们进行交易的首选。从性质上来讲,西市在唐代时服务的人群主要是长安城的普通百姓,以及来自异域的胡人胡商。 大风新闻:“胡人”、“胡商”具体指的是来自哪些地方的商人,他们带来的主要是哪些商品?来到长安城后会在哪里落脚? 林喆:当时所谓胡人胡商的分布范围是“西域三十六国”,即从当时的玉门关、阳关往西,远至中亚西亚地区的粟特人、波斯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陆上丝绸之路”之中的一条主要路线“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沿线地区。 当时通过这条“沙漠绿洲丝绸之路”,来自中亚西亚的香料、毛皮、宝石、马匹等商品、甚至来自波斯一带的金银器、波斯锦等产品长途跋涉来到了长安城,并且在西市中陈列交易着。 当时长安有个坊,这个坊里,在靠近西市的近十个坊里,都是以胡人居住为多。比如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一个片段,讲的是主角追踪一个手上戴了一串波斯银币的女刺客,追到了一个叫“怀远坊”的坊里面。这段还是比较还原历史的。据文献资料记载,盛唐时在中亚、西亚一带居住的波斯人、粟特人来到长安城之后,就会在怀远坊里聚集,在里面有波斯人信奉的祆教(也称拜火教)的祭坛。 大唐西市想象复原图大唐西市博物馆供图当时在大唐西市里还有个店铺是波斯人开的,叫“波斯邸”,类似于现在的典当行。当时波斯商人来到长安后,没有办法直接用自己的货币去买东西,只能通过西市中的柜坊或者“波斯邸”去兑换成中国的钱币、或者丝绸。 大风新闻:历史小说给了我们一些畅想古代长安的素材。在文献史料中,关于西市的记载多吗? 林喆:唐代史料中关于西市的记载,主要是“记杀”或者“记灾”。由于市场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当时出于震慑的目的会选择在这里行刑。在西市的坊门口有一棵独柳,就是行刑的地方。 除了史料,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诗歌中找到一些相关记载,去复原当时历史上西市的盛况。比如李白《少年行》中所写:“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里的“金市”指的就是西市。 大风新闻:西市最繁盛时期的规模有多大?目前还有哪些历史遗存? 林喆:西市最鼎盛的时期,行商(摆地摊及走街串巷的商贩)加坐商(有独立店铺的商贩)达到四万余户。 西市遗址最早发现于年,是在对整个长安城进行全面勘探时发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于西市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年的发掘中,在西市东北方向清理出部分街道路面,揭露出一处保存较好的十字街遗址,即东北十字街遗址。这次发掘发现的石板桥、车辙印痕迹以及排水渠,是现在唯一能反映出当时盛唐时期市场商贸的遗址。 大唐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石板桥遗址大唐西市博物馆供图大风新闻: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契机? 林喆: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在开始筹建,年开馆的,是全国第一家民营遗址类博物馆,目前也是我国首座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开馆之前,我馆王彬馆长就确定了博物馆以反映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展览主题,以及“社会公益性与文化产业性并举,并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第一”的办馆理念。 记者: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具体有哪些?能否以几件藏品为例做个简要介绍? 林喆:我们的展品中有几件骆驼俑,能反映当时沙漠丝绸之路上商队的景象。其中有一件骆驼俑,驼峰上坐着一个胡人,戴着一顶尖顶毡帽、身上穿的是一件红色外翻领的胡服,脚上穿的是尖头鞋。另一件三彩骆驼俑,骆驼背负的物品就是水、食物和丝绸,这就是当时沙漠丝绸之路上商队必备的三样物品。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品-骆驼俑当时商队的主要交通工具,比如骆驼、马和牛车等,来到大唐西市后,西市里专门有个地方叫鞦辔行,就是专门为这些作为交通工具的动物进行修整、配置马鞍、脚蹬等装具的店肆,相当于唐朝人的“4S店”。 不仅如此,西市还有以租赁牛马车为业的运输车坊,买卖宝马良驹的马行,以及供车马住宿的大车店、为马提供饲料的麸行等。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品-胡人戏狮纹扁壶馆藏文物中还有一件陶制的扁壶,整体造型类似于我们今天使用的穿带水壶。这个扁壶的纹饰很有特点,上面有一圈连珠纹,这种纹饰是来自于当时波斯的国教拜火教,意寓太阳和月亮的光晕连成一圈,祈愿国运永远不会衰败。但当时中国的工匠在烧制这个扁壶时,是只取其纹饰而不取其宗教含义。 扁壶的中心图案,是一个胡人将双手放在两侧的狮子嘴中。当时在唐朝、尤其是在军队中很流行一种“戏狮舞”,由胡人驯兽师与驯服后的狮子共同表演。据文献资料记载,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狮子被作为贡品由中亚或者西亚一带传入,随之而来的除了狮子这种猛兽,还有我们今天仍能见到的石狮子的造型。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品-三彩狩猎纹凤首壶另一件三彩狩猎纹凤首壶,整体造型来自于波斯银壶。当时波斯的金银器非常好,中国仿制这样的银壶造型做了三彩器,这件三彩器的主体纹饰是一个胡人骑着马弯弓射箭。当时中亚地区主要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狩猎纹是游牧文化一种代表性的纹饰。 大风新闻:大唐西市博物馆的文物体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今天这样的文化交流在博物馆层面上又有哪些? 林喆:大约在年,大唐西市博物馆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目前与丝路沿线18个国家的24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也会经常和这些友好馆进行交流展。 年4月,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的《陕西皮影展》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同年5月引进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19世纪吉尔吉斯人物质文化展》;年8月与尼古拉巧克力博物馆合作举办《奇妙的巧克力世界——尼古拉巧克力作品展》。 年5月,大唐西市博物馆成功引进的《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是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首次走进中国举办文物展览。在这次展览中,哈萨克斯坦国宝级文物“金人”与古代及中世纪的81件文物集中亮相,受到社会各界、陕西观众欢迎与喜爱。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李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ahgc/12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魅力中原美丽河南三商之源,华商之都拜
- 下一篇文章: 首钢热身赛胜辽宁,新人孙亚辉很珍惜成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