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白鹿寺附近的裴公亭登楼赋得会
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街道资滨巷白鹿寺附近的裴公亭,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裴公亭坐落在会龙山南麓,背靠会龙山,前临益阳江,是一座古老而神圣的建筑。 如果你去了白鹿寺,裴公亭那是非去不可了。为什么呢。 裴公亭,是为纪念唐代名相裴休而修。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县人,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裴休历经了9位唐朝皇帝,在其中6位皇帝手下做过官。他任兵部侍郎兼领诸道盐铁史,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和宰相,改革漕运积弊,制止藩镇专横,颇有政绩。晚年遭贬任荆南节度史,潜心研究佛家经学,常路经益阳,小住十天半月,在江边结芦读书诵经,后来人们索性在青山云树之中,修了一座楼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读书小住。裴公十分高兴,流连忘返,夜深人静时,他便在山上秉烛夜读,朗朗的诵经声,引得一只仙白鹿驻足聆听。每晚只要经声响起,仙白鹿就飞来听经。一天晚上,白鹿听经的秘密被人发现,仙机泄露,再也不见有白鹿复来。为纪念仙白鹿听经,山民便把白鹿驻足听经的灵气宝地,命名为白鹿山,在山下建了一座庙,取名为白鹿寺。 裴公亭裴公亭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裴公亭先后于年,年重建,古树参天,亭楼古朴。碑廊悠长,有比较深的历史底蕴。杜甫曾经到此游玩,并留下了诗篇《登楼赋得会龙山》。因此,裴公亭也被誉为“杜甫登楼处”。 裴公亭现在屹立在桥头的裴公亭,是年重新修建的,它既保持了古典楼亭的风格,又富有现代建筑的气派。亭上三个苍劲雄浑的行书字:裴公亭,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亭门两边,雕刻着一幅醒目的对联: 裴亭月隐千年树, 白鹿钟回万里云。 裴公亭裴公亭是一个小坡顶上的一个二层楼的亭,可以上去,道路和树上全长满了青苔,园中到处是一二百年前的古树。看到断毁落入江中的青石板路、年久失修的设施和破败的环境,年轻一代已经不知道本地有这么一个千年历史遗迹了。 古代的裴公亭,几经风雨衰废,古貌已无从查考,年由地方捐资重建的裴公亭,亭高三层,气势恢宏,门上有直书的“裴公亭”门匾,亭内供奉有裴公画像,和出生在益阳的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清代翰林院学士胡达源二位先贤的神位牌。登亭顶远眺益阳古城,漫江碧透的千里资江,滔滔北去,流入洞庭;江北的十五里麻石街,商贾云集,生意红火。一幅迷人的画图,确实叫人心旷神怡。并且由于裴公亭依江而筑,古树环抱,远望树色苍茫,烟云缭绕飘逸。因此被墨客咏名为“裴亭云树”,为益阳古十景中之一景。 裴公亭裴公亭内部主要有三个部分,包括大殿、东西配殿和后殿。大殿内供奉着裴公雕像,左右两侧配殿中分别供奉着李太真和张良妃的塑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裴公亭周围的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香山绿水,景色宜人。 白鹿群雕#益阳旅游打卡#在亭一层的厅中,有一副裴公的全身画像,面对滔滔北去的资江,神情是那样潇洒飘逸。登上亭顶,极目四望,一窗一处景,一方一幅画。向北望,彩虹飞架南北,益阳大厦冲去霄;向南看,国道上车水马龙,古城像一枝红杏出墙来;向东望,新修的沿江风光带,重现了“西湾春望”的画图;向西望,千里资江如彩练,白鹿群雕在亭下聆听“古城新曲”。小巧玲珑的裴公亭,集楼召亭阁于一体,汇树木花草流水于一处,亭周建有著名作家叶紫纪念台,汇集益阳古十景画图的艺术长廊,还塑有白鹿群雕,人造石钟,通幽的曲径台阶,小巧的望江亭阁,双休假日,信步到裴亭一游,真不失为是一种美的享受。 总体来说,裴公亭作为益阳市的一个知名旅游景点,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美景,为游客们带来了深刻的旅游体验。如果您喜欢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不妨来一次裴公亭之旅,感受这座古老建筑所蕴含的神秘与魅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ahgc/12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进泰国,感受古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