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一流城市文化地标完善多层次公共文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 文/王俊图/王磊 辞旧迎新,年末的深圳仍旧在文化建设领域生机勃勃。12月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大力持续推进,11月第三届深圳书展和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的精彩联袂上演,10月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的全部完成授牌,9月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的“线上+线下”同步华丽绽放……深圳在打造国际一流城市文化地标、国际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和完善多层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深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12月,深圳宝安区新华书店并入深圳出版集团,助推深圳市文化体制改革再结硕果。 年,深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以昂扬的步伐,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厚市民的文化福利,用创新思路与扎实举措,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授牌工作全部完成 年10月24日,在全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方形客家围屋——深圳大万世居前,省级非遗项目坪山麒麟舞表演伴着铿锵鼓点为“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授牌暨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开街仪式”拉开序幕。利用原有空间,大万世居打造了小凉帽绘本、客家木刻版画、宋代点茶三大手工体验房和古琴演奏室,同时举办“客而家焉”民俗文化展、“桃之夭夭宜其室家”客家婚俗文化展、“山海客家”展、“万家灯火”艺术展、“羽屋·尺度”艺术展、“书写昆曲”郑培凯书法展等6场展览。围绕着大万世居周边,坪山区还开办了“大万坊”创意集市,吸引了众多客家工匠进驻。 据了解,年,为助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了《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启动了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作。今年2月,已有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7个街区首批获得授牌,此后再有大万世居、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大浪时尚小镇3个特色文化街区同时授牌。至此,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授牌工作已全部完成。 力争打造时代精品+城市杰作+湾区地标 年12月18日,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系列工程之一的湾区书城正式开工,其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书城文化综合体。项目位于深圳宝安中心区中央绿轴东侧,因其双玉盘的设计理念,被称为“湾区之眼”。项目占地6.6万平方米,首创书城与民俗馆相结合的模式,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高度12米,地上、地下各两层。空间包括主题书店、湾区民俗馆、策展空间、文化交流平台、公共阅读、亲子活动体验、剧场等,打造集知识成长、文化发布、艺文展演、科创展示为一体的复合式多元文化服务平台。 项目计划于年12月竣工,年开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举办文化活动超过场次,年均接待读者超过万人次。作为深圳推动“一区一书城”规划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文体惠民工程,以及建设“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重点项目,湾区书城是继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中心城、宝安城、龙岗城、龙华城之后,深圳出版集团全力打造的新一代大书城,也是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系列工程之一,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打造国际一流城市文化地标,除了全面完成“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形成错落有致、相互呼应、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群落,深圳正在加快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等多个市、区级项目,争取打造时代精品、城市杰作、湾区地标。截至目前,“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中,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美术馆新馆已进入施工阶段,深圳创意设计馆已完成建筑方案设计,深圳歌剧院等7个项目正在开展建筑方案深化设计。 11月,深圳全市宣传文化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曾相莱表示,深圳将不断丰富文体设施网络,争取全面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谋划“新时代十大体育设施”建设和新一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三年攻坚计划等。 据了解,目前深圳正在进行市级重大体育项目的新建和改造。其中,深圳足球青少年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建设,年投入使用;深圳市体育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预计年12月完成体育馆建设并投入使用,年12月整体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深圳市体育实验学校(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开展设计方案概念研究等工作,预计于年1月开工建设。 致力为市民带来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11月28日,第三届深圳书展圆满落幕。在10天的展期内,本届书展累计接待读者超万人次,销售图书万元码洋,再度刷新全国时间最长、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纪录。 第三届深圳书展与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两大阅读盛会再次联袂,组织多家国内外优秀出版机构参展,邀请家出版社设摊展销,通过(室)内(户)外联动,共展销精品图书品种22.3万、数量万册。同时,采用“1+6+1”模式在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中心城、宝安城、龙岗城、龙华城以及光明大仟里购物中心外广场设立7个分会场,开展文创精品、互动游戏、品茗休闲、音乐派对、电影放映、名家分享等余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深圳市民打造了一场“最有幸福感、最有获得感、最有满足感”的城市阅读狂欢节。 “汇文化,惠生活”,为市民文化消费“埋单”。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用创新打开文化“视界”,启动数字人民币文化惠购活动,首次在全市范围内面向深圳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红包总额达2万元,市民可直接用于购书、观影、旅游、赏演、看展五大领域的文化旅游消费场景。 “深圳这座城市给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惊喜,可谓每个月都很精彩!”深圳市民刘先生的感受深刻,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读书月、“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中国设计大展、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时装周、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中国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等“城市文化菜单”带给深圳市民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 年6月发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如此为深圳市民描摹未来的文化图景:推进新时代文艺发展工程,创作遴选新时代深圳十大文艺精品,新增百个剧场、音乐厅、美术馆、文化馆等重点文体设施,培育引进千名文艺专才,每年推出万场重点文艺演出。 曾相莱表示,未来深圳将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便捷,实施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改革,不断丰富文体设施网络,打造更加亮眼的“城市文化菜单”,高质量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体旅游产业,为市民带来沉甸甸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未来展望 争取全面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谋划“新时代十大体育设施”建设和新一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试点三年攻坚计划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anbaoz.com/ahgc/11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深圳周末艺文指南11月1213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